五人从地里赶回来,一身泥土,浑身是汗。
“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改进的新犁献给圣人,得到了极大赞赏,还获得了授官晋爵,又赏赐了牛马奴隶钱绢,
从今天起,张骨子为我们将军营田庄的副庄头,李条顺四人为组长,给你们每人赏赐一石粮一匹布,另外每月加五斗粮的工钱。好好干,以后不会亏待你们的。”
五人,每人一石现粮一匹现布,现在就给他们。
五人都被这天上掉下的馅饼砸懵了,
虽然跟李逸获得的赏赐相比,不值一提,但武德犁也不是他们做出来的,他们顶多是提供了一些其它犁的信息,帮着提了些改进建议而已。
几句话的事,能得到一石粮一匹布,而且以后每月都加五斗粮的工钱,
“谢阿郎,”
反应快的李条顺已经直接给李逸跪下了。
其它四人也赶紧要跪,
“不用跪,大家心里明白就好,我这人呢,向来是有功则赏,从不吝赏赐。”
“素君,让大家宰只羊,大家也都沾沾喜庆,”
新来的二十个奴隶,
也没想到,这来的第一顿饭,就吃上了肥美的羊肉,还有小米饭和羊杂汤,这顿吃的很美。
李逸安排他们也暂时在将军营庄园帮忙秋种,
“陛下又赏赐了我一千亩地,在宜州宜君,我打算从这边再招一批人,买牛买种子买农具过去秋种,在那边也立个庄子。”
“阿郎派谁去管事呢?”
“我想请罗三叔帮我去那边管事,再从罗家堡请两个村民,有三个人,应当能把这庄子弄起来,等秋种播下去后,冬天也没啥事,就留下一些人在那边,其余的可以拉回来。”
“三叔是可以信任的,我没意见。”
李逸还准备也搞个制犁的作坊,这武德犁其实也比较简单,犁头、犁壁是铁的,其余都是木制的,
主要就是雇几个铁匠铸造犁头、犁壁,
另外再雇木匠制作其它木头部件,再组装就行了。
“我们现在这么多地,就算是做了自己用,也比买要省不少,何况这种新犁,接下来肯定是会大力推广,百姓陆续都要换的,这买卖不说多赚钱,但肯定不会亏本,”
一个生意,只要能赚,不管赚多赚少,那就能做。
况且,一开始做犁,慢慢的也能做其它的农具,甚至是其它类型的商品的。
而手里慢慢的就能培养出一批熟练的工匠,那才是很了得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
李逸仍在田地里忙碌着,
罗三被请了过来,他又叫上了罗五、二愣和富贵,正好是他们四次服役的四人组,
李逸带着他们在灞桥、三桥几处灾民那,招了几十人,然后把皇帝赏赐的十头牛也给了他们,还又添了两头牛。
老牛拉着板车,载着粮食、种子,还有置下的犁耙锄头等农具,以及一些毡毯锅碗,
一行人就直奔二百多里外的宜州播种去了。
好在宜州赐的田都是熟地,不是开荒。
李逸送到中渭桥,
“就麻烦三叔你们了,”
罗三笑道:“我们也是拿了你工钱的,有啥辛苦不辛苦的。”
罗五也道:“反正家里安排的也好,我老娘、妻子都在无逸你作坊里开工,挣着粮食嘞,又包吃住,娃们也马上学堂上课,还管一顿饭,
我那地里的粮也收完了,现在秋种有二哥在村里带着人帮我们种嘞,都没啥可操心的,”
二愣子嘿嘿傻笑,“村长给的工钱多,上次去做役,白干那么多天,这次去宜州,又给钱又给粮的,划算。”
这四人自家的地都没种完,就帮李逸去宜州建庄子种冬小麦。李逸让罗二带着长短工,帮他们耕地播种,连种子都包了。
他们来给李逸种地,赚的钱粮也多,怎么算都很划算。
对李逸来说,罗三他们也都是自己信的过的人,有这几人带队,宜州这一千亩地就能种下去,不会误了这一季农时。
他现在能用的,还真的只有罗家堡这些村民。
罗五有些羡慕的道:“村长这次可是了不得啊,这到处立庄子,里外里加起来得有五六千亩地吧,这明年夏天,不得收粮万石啊。”
李逸哈哈一笑,“又不都是我们罗家堡滈河滩那样的水田好地,多数地也只能亩产一石左右,”
李逸现在名下田地达到了惊人的四千八百亩,还有学会的学田四百亩,要是算上帮秀芝代管的一千亩,
六千二百亩地,
这个秋天,大部份都会种上小麦,少部份种芸苔油菜。
明年夏天,保底能收获五千石粮。
对于长安城外,那些三五斗粮就愿意典妻卖女的灾民来说,这确实有点让人震惊了。
罗五坐上牛车,挥手告别,“我以后就给村长做庄头,安安稳稳的赚份钱粮就满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