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暗流汹涌(2 / 2)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首页

只不过他信王势单力薄,哪敢妄想皇位呢!

现在,朱由校倒行逆施,重用军队人员排斥文臣,又压榨地方大户引豪强不满,说得夸张一点,天下精英都是他朱由校的敌人。

信王深吸了一口气,道:“此等违逆之事,陛下难道不管吗?”

丁绍轼苦笑一声:“陛下对魏逆言听计从,魏逆从藩王和豪绅那里搞到大量钱粮,魏狗能搞钱,陛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还有一句话丁绍轼没敢说出口:TM的这计划就是陛下提出来的。

可这种话怎么能说?

这是最后的铩手锏,而且事关重大,他丁绍轼还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怎敢乱说?

孙承宗那老头虽然透露了其中秘密,可是你要让他出来作证,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封建皇朝,皇帝最大,说白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皇权的威力。

孙承宗虽然与皇帝不对付,但你要叫他直接反对皇帝,那个忠君顽固的老头绝对不可能站出来,所以一切的脏水就甩到魏狗头上,这样还能有一个清君侧的名义。

信王还是不信,道:“这等隐秘,你是从哪听到的?”

丁绍轼正了一下衣冠,道:“昔太子太傅,孙承宗亲口告诉我的。”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这等机密,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现在丁绍轼说了出来,大家怎么能不震惊。

虽然没有人敢把事情和皇帝联系起来,可魏老狗的行动,某种程度上就是皇帝的意志。

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与文臣和地方豪绅为敌了。

丁绍轼骨子有一股狠劲,朝信王走了几步,冷冷道:“殿下,此时大臣们对你已经行了跪礼,你觉得,若是此事走漏了消息,魏狗会放过你吗?殿下,为天下民生计,还请殿下勇敢地站出来。”

信王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心中忽然升起一种我就是皇帝的感觉。

丁绍轼又是利诱,又是威胁。

往前是皇位,往后退一步,却是死路。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忽然信王快步走向跪倒在地的丁绍轼,亲手扶起了他。

“大明有你们这些忠臣,是我朱家之幸啊!”

密室无风,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阴风,吹得壁灯摇曳颤抖。

通州。

朝廷一众大臣罕见地从北京跑来通州。

自从和丁绍轼摊牌之后,朝廷大臣很少跑来通州了,各地需要处理的文件都由司礼监直接送到朱由校的驻所。

此举直接剥夺了内阁存在的价值。

可今天是怎么回事,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些老家伙竟然一起来恭贺自己打胜仗?

一群黑压压的朝廷大臣,跪了一地。

丁绍轼罕见地拍起了马屁。

“陛下圣明!”

“今我大明天兵于北境大捷,痛击蒙古贼寇,此举振奋人心!”

“陛下天纵神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自闻蒙古犯边,陛下亲冒石矢,方略精妙,我大明文武将士皆感圣恩。”

丁绍轼不愧为老牌才子,那恭迎的话是一套一套的。

“我军所到之处,锐不可当,此役彰显陛下威德,令蛮夷胆寒,护我大明疆土,保我百姓安宁。陛下之功,堪比汉武驱匈奴,唐宗平突厥,实为大明之幸,苍生之福!”

“臣等愿陛下洪福齐天,万寿无疆,庇佑我大明江山永固。”

“大明国祚绵延,千秋万代,皆颂陛下之丰功伟绩。”

朱由校听罢,百味杂陈。

一方面受人恭维确实是很爽。

另一方面,这群顽固的老家伙竟然当面称颂自己,难道他们回转心意,要与自己妥协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之前这些家伙百般阻挠自己的计划,但他们终究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如果能收下当狗最好,没有人愿意与天下豪绅作对!

能好商好量,自然是最好。

“来人啊!酒食侍候!”

一场君臣宴饮,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