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余满仓的小心思(1 / 2)重回十八,再不硬气就废了首页

第167章 余满仓的小心思

日日香的产能是很恐怖的。

本来就不是一家小厂,一百多员工在呢,相当于李亿跟余满仓联手了一千万才拿下来的。

目前日日香还有八百万的债务。

从开工到十月上旬结束,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日日香已经把自身产能发挥到了50%,每天生产预制菜超过五吨。

不过每天卖出去的并不多,仅仅只有产能的三分之二,其他的都进了冷库。

即便稍微有一点产能过剩,李亿始终在扩大产能的路上,经过一周的时间,江州那边的外卖店已经开业。

当前的外卖市场就是简单粗暴。

谁能吸引人,谁就火。

也没有人了解预制菜的理念,甚至以前从来没吃过,还感觉味道相当不错。

加上物美价廉,口感丰富,十块钱就能吃上店里价值二三十的东西,人家还送货上门。

与此同时,江州那边的店主招收计划也在进行中,李亿这边已经建好了群,顶多一周时间,这个群就会扩张开来。

代价肯定是有的,每一个外卖店,都要支出几万块钱,得两个月才能收回成本。

至于外卖店能不能保持两个月的高利润,谁也不好说。

反正就目前为止,整体是盈利的。

市场行情就是这样,任何行业在一开始的时候,怎么做都能赚到钱。

光是平台补贴,就不是一笔小钱。

……

“在京城生活的怎么样啊?班级同学很想你,周六周日有空回来不。”

“不让回。”

“哦,刚好我要去京城出差,到时候请我吃个饭?”

“你一个学生,出什么差?”

“公司想要扩张在京城的业务,我去跑跑场地,找找人。”

云州距离京城,有六百多公里,李亿本来没想那么快进入这种超一线城市的。

哪怕超一线城市的利润更多,但也代表着一旦进入超一线城市,就会快速被大资本盯上。

当前在一线城市运作,大资本即便注意到了,也会保持观望,毕竟整体体量太小了。

但凡跟互联网平台沾边的行业,都必须要在超一线城市验证过,才会有资本愿意下场,因为能在超一线城市存活下来,模式能运作开,才是一个合格的模式。

超一线跟一线城市的差距非常大,消费习惯,用户数量,都不在一个量级。

李亿想去京城,就是发现扩张速度太快了。

国庆节刚刚结束,云州第二十五家外卖店正式营业,同时又多了一堆申请,陆陆续续正在投入当中。

顶多再过一周,距离李亿设定的目标五十家,就很接近了。

同时江州那边虽然才刚开始几天时间,但申请的也不少,一周之后可能达到十几家,一个月内达到五十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两座城市,就足以把日日香的产能拉满,一天十二吨左右的产能。

同样,也能达成跟姜黎的承诺,每天一百头生猪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