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文始元嗣(2 / 2)虎贲郎首页

原本赵彦还想遵循朝廷的规矩,将赵基过继在赵昱名下,这样未来就不会因为赵彦丧事而辞官守孝。

现在放弃这些约束,赵彦自然自己来吃血食,享受赵基一脉的供奉。赵基则微微皱眉:“拟了元初、元绍、伯绍、伯彦、文始、元嗣、承嗣七个,各有寓意,让我来选。”

裴秀听了暗暗分析,如果赵基不出继,以河东这里近些年的风俗、潮流,会取文为首字,第二个字取‘基’的释义,大概率是文始。

首字为元,基本上认定赵基是琅琊赵氏这一代的首冠,未来的族长。

因为是过继,第二字就可以放弃释义,用代表过继、继承相关含义的字,如绍、嗣、胤、苗、继、承等字。

也可以取奉先、奉孝、承先、继先这个涉及宗族传承、孝顺父祖的常见表字。

裴秀思索片刻,衡量各个表字的寓意,嗤嗤轻笑:“元明公给你的选择多,能用的其实就两个。”

“嗯,要么文始,要么元嗣。”

赵基说着感慨:“此战若是大胜,我就是赵元嗣,若功业折毁,就需要我取字文始,以合河东人心。”

这个文字,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比如魏兴,他敢取字‘文昂’,只会被河东饱学之士、其他青年同辈引为笑资。

老大赵坚能取字文固,就是他完整读完了裴氏族学,能始终录名裴氏门墙之内。

他的‘文’字,是受到裴氏承认的文。

而赵基若取字文始,这个文,自然不需要河东人认同,是自己打出来的文。

这些条条框框发展的越成熟,基本上就能根据一个人的姓名表字,判断出家族门第、个人地位。

聊完自己,赵基就问:“七哥呢?”

“伯父与我聊过,劝我改军书上的秀字,我没有答应。”

裴秀性格中有刚戾的一面,平静讲述:“至于表字,或为文丽,或为奉孝,还是取奉孝吧。”

听他语气,似乎裴茂又干预了表字选取。

赵基也不多询问,这是裴秀的家事,自己没必要介入太多。

不过是一个表字,也就眼前还踌躇犹豫,把这当成人生大事。

真冠礼后,也就那么一回事。

裴秀稍稍讲述了一些,也不想详细说。

从小到大,赵基就是聪明,很多事情不需要详细说,赵基就能猜个差不多。

一路再无语,也不觉得冷场。

就这样并马而行,引着十来个虎贲骑士进入北郭外围新修建的营门。

营门缓缓关闭,营地各处已安静下来。

他们沿着营内通道缓慢前行,进入北郭氏庄园大门。

赵基没有急着回大厅,而是跟着韩述等人牵马到马厩。

庄园内的马厩规模不大,主要骑军都安置在北郭庄园外的新建营地。

不大的马厩被打扫的十分干净,杨琦五个人身上锦衣又脏污起来,袖口、衣摆多有磨损。

见赵基来马厩附近的厕所,这五个坐在草堆里的公卿相互看看,没人开口,一个个索性侧卧,做出睡觉的姿势。

赵基走出厕所,就问看守马厩的卫士:“列位公卿今日如何?”

“卫尉公想吃肉,司徒公想要一双鞋袜,太尉的陶碗破了一角,仆担忧伤到太尉,就换了个新碗。”

是怕这几个老家伙用陶碗缺口自杀。

卫氏简单回答,就问:“侍中,该如何处置?”

“肉食的话,明日安排鱼汤,不要给鱼肉,免得鱼刺伤人,给他们都换上新草鞋。还是一样的,的钱造册,从他们俸禄里扣。”

“喏!”

做完这些,赵基就返回大厅,准备安排夜禁轮值工作。

公卿俸禄都是只发一成,另外九成捐出来以资军用。

这段时间攒下的俸禄,已经安排人制作新衣服。

出征之际,总得让公卿们一身新衣坐在车上随军而进……至于鞋子,光脚穿草鞋就行了。

套筒锦裤之类的,自然是没有了。

简单来说,就是戴冠、穿中衣、鲜艳衣袍,挂佩剑,然后一双草鞋。

没有贴身里衣、裤子、袜子、玉饰。

自然地,农夫下水田劳作时穿的犊鼻裤也没有。

给点面子就行了,没必要把里子也给到位。

这样这帮家伙时时刻刻就知道自身没有里子,自然不会做糊涂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