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亲征之计(2 / 2)虎贲郎首页

引着贾诩到客厅落座,赵彦就问:“关中如何?”

“元明公,某渡河之际,平陵苏氏已遣使求救于段忠明。”贾诩端坐,说话时身子微微前倾:“某与段忠明商议,认定苏氏难以久守,月余间便会败亡。如若苏氏外强中干,徒有其表,那李傕、郭汜也会质疑卫氏金库,发兵河东与否也在两可之间。”

吃掉这样只有一层皮的苏氏,即便李傕、郭汜想要远征河东,各种各地的小军阀也不会有那个动力。

如果苏氏巨富,所储钱粮、物资甚多,李傕郭汜立刻就能恢复元气,下面来助战的小军阀也会嗜血勇猛起来。

到时候即便李傕郭汜不肯来河东,这些小军阀极有可能推举头目,自行组成联军……甚至也有反咬李傕郭汜的可能性。

所以,只要苏氏够富,李傕郭汜必然会率领联军进犯河东。

贾诩说的保守,好像李傕郭汜联军来犯河东的概率就在七八成之间。

赵彦信么?

赵彦笑说:“自天子、朝廷东迁,李郭二贼离死不远。眼前抓住机会,又岂会放纵?文和不必哄我,河东上下已万众齐心。”

说着起身去墙壁书架上取来一些书信递给贾诩:“渡河于左冯翊的程银、成宜二部已率部众渡河西来,将会与马玩充实汾阴防线。”

贾诩拿起这些书信摆在桌案,直接问:“可委任质子?”

“各部头目子侄十余人征为郎官,不日将会抵达。”

赵彦收敛笑容:“即便如此,阿季也担忧程银、成宜与李郭勾结。我已去信,让各部青壮驻守汾阴,女眷、老弱迁往闻喜。”

一旦开战,整个汾水流域处处战乱。

零零散散的匈奴人会席卷南下掠夺人口、财物,他们不敢打朝廷金库的主意,但如盗匪一样来抢百姓,实乃必然。

贾诩翻阅帛书,神情也是沉重:“想要他们分割女眷老弱于别处,甚难。”

“朝廷计人口给粮。”

赵彦平静回答,这下贾诩相信了,好奇询问:“今朝廷有多少钱粮?”

“不计卫氏金库,目前金、钱不下亿万,布七万余匹,储粮一时间也难审计明白。仅仅是北郭氏粮仓,多有朽坏陈粮,不便统计。老夫预测,不算今岁夏收,能有四十万石。”

四十万石,一个士兵一月吃两石,足够两万士兵吃十个月。

就这两年的灾荒,在饿不死的前提下,一石粮食够三个人吃一个月。

加上夏粮、鱼获、野菜补充,仅仅靠粮食,朝廷已经可以瓦解北部宗帅的统治。

这些人乘乱而起,裹挟部众,一切动力都是为了活着。

成宜、程银率部离开汾北,躲避匈奴是一个原因,去渭北流浪找吃的也是一个原因。

说的好听横死宗帅、流民帅,实际上就是流浪的垃圾佬。

安邑有粮,赵基善战,又有朝廷大义……真的是一纸诏书就能让这些北部宗帅授首。

收编他们,是给他们为国效力的机会。

贾诩又问:“汾水周边宗帅几家,部众多少?”

“不下六家,少者部曲千余户,多的近有三千户。”

赵彦不做隐瞒:“除青壮之外,连同闲散百姓,都往闻喜、安邑撤离,最近也要迁到汾水之南,以避匈奴。今涑水、汾水舟船多已悬于上游。”

最少五千人被遥控收编,等家属认知迁徙到位,这些军队就算控制住了。

贾诩又问:“今有兵士多少?”

“汾阴三千,北绛三千,蒲坂也是三千。”

赵彦用指头蘸了酒水,就在桌面画图:“安邑虎步新军八千,河东骑士七百,行宫卫士七百,羽林三百骑,虎贲三百骑,匈奴义从五百骑,另有守库兵五百。此前已去信张燕,张燕也回复,将派遣五百精兵前来拱卫天子。”

贾诩清楚赵彦说的是可靠的武装数据,不是动不动就十万大军的虚数。

就问:“何不请河内兵马?”

赵彦闻言呵呵做笑,贾诩也释然一笑,就说:“久守必失,河东多是新军,恐非李傕、郭汜虎狼之兵敌手。一旦交战,河内异动,为之奈何?”

赵彦用指头沾酒水,从安邑向北划了一条线:“五日后,天子北征汾北匈奴,如何?”

贾诩低头简陋地图:“元明公是要诱匈奴来攻,解汾水之困?”

别看汾水流域分别驻屯两个节点,可汾水充沛,北面又有匈奴,李郭来犯,匈奴配合夹击,那两座城都将孤立。

反倒是蒲坂这里,只需要单独应对一个方向的敌人。

“对,老夫已通过去卑在匈奴中散布流言,就说天子北征是假,是为借亲征之名携卫氏藏金走轵关陉入河内。”

赵彦抬手在北绛附近点了点:“这里才是首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