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成功者二合一
奥运会的确是个好的契机。
中国人对奥运所投注的情感与重视我们自己最清楚。
奥运那几天,就算学习任务重的准初三和高三学生也取消了补课,放回去看奥运去了。
但陆长歌不准备放假,没办法,行业所限,那几天算是比较关键的几天。
其实没创业之前,他本来也是想去看看的。
但游泳馆里从他往下,估计哪个都想去,他不给人放假就算了,还自己跑bj去看,这带起来的氛围就不好。
后来季诗打电话过来问他,还说可以弄到票。
陆长歌婉拒了。
王鸿诚也过来约他,他依然婉拒。
但票他是要的。
拿过来以后他没有送徐卫国,这种人自己想弄到还是有办法的,他送给了陈小荷。
陈校长这次帮了他,但这个女人钱也不要、饭也不吃,酒还不喝,面对这种人陆长歌已经不是那种想着送礼托人办事的心态了。
他是真的觉得人陈校长人好,还帮了他,所以说有好东西多念人家一点。
矫情的说,可能都和利益无关了。
在她的办公室,陆长歌说:“都说百年奥运梦,下次再到我们国家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了,我特意让朋友给我留着三张票,陈校长,这个你真不能拒绝。”
陈小荷推了推眼镜,细细的看了一眼他,问道:“陆总,你自己不去吗?”
“我就不去了,游泳馆在奥运期间必须营业,员工都在上班,我不能带这个头。”
都说是王炸了,这种时候怎么能不把这个劲撑着。
“下这么大决心办这个游泳馆?”
陆长歌倒也没想过自己这么来劲,事情真的开始,他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他自己的想象,“全中国那么多人,亲临现场的毕竟还是少数。而且我在想,等到烟火在鸟巢升起的时候,我也在勾勒自己的穹顶,也许就不会那么遗憾了。”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没思考过自己的穹顶。”陈小荷还是收下了这份大礼,但其实更让她印象深刻的不是礼物,而是陆长歌这个人。
因为亲眼看到他的事迹,亲耳听到他这么讲,甚至让她产生了一种代入感,不自觉地开始好奇,将来人家的穹顶究竟会勾勒成什么模样。
陆长歌则一步步引导,
他不是为了装逼来的,更没有兴趣对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展示自己雄性的野心,他主要是想给陈小荷一个概念,就是他陆长歌不止于此。
兴许后面会有用呢。
“您都是校长了,而且是这么厉害的学校的校长,我说句实诚的话,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穹顶了。”
陆长歌的确和她接触过的大部分人不一样。
陈小荷能感觉到,自己性格中的那些点,陆长歌是理解并接受的,所以有时候和他说话一点也都不觉得难受。
“咱都别相互夸奖了,这学校的校长不好当,我也知道你那个游泳馆开业便有不低的营业额,我估计赔钱是很难了。”
是,慢慢的也算熟悉了,都是真性情的人。于是乎撇开生意,陆长歌索性和她聊聊。
还不等他说话,陈小荷似乎对他也比较好奇,问道:“陆总,你这生意成功,大学还继续读吗?”
“读。叫我长歌吧。”陆长歌顺带嘴提了一句,然后继续讲:“赚钱是一时的事,认知是一辈子的事。就像渔夫在织网时总在经纬线间留出空隙,真正的捕获发生在虚空处,有时课堂里显得无用的哲学质问、十四行诗韵脚,说不定正在编织认知,而未来某个重大抉择降临的夜晚,月光会从哪些菱形空隙里漏进来。”
陈小荷笑了,“《读者文摘看得不少啊。”
陆长歌不多解释,就顺着她说:“这都被你发现了。”
“开玩笑的,你的答案很好。不过我不能拿来用,我还是得告诉别人受教育有什么实际好处。”
“那就讲好处。真正的好坏又不是我一个毛头小子定的。”
“我得找个时间和你聊聊。”
陈小荷这么说是客气,同时也是对他送票的回礼。
陆长歌正有此意,慢慢熟悉就是从多一点互相来往中来的。
“行,恭候大驾。”
说完他就走了。
陈小荷这才站起来送了他几步,然后到办公室的窗户边看着陆长歌一步步离开校园。
她恍惚间都有些迷惑,
怎么会做生意、会侃大山,还有文化素养这种特质竟然能集中于这么一个年轻人身上?
其实她说的特质掰开来揉碎了讲,就是会赚钱、有路子完了还有内涵。
本身长的也不差,其实能结合上面三个优点,长得差点的男人也是嘎嘎有魅力。
更不要说还不老。
也就是她年纪大,完了还结过婚,换她年轻的时候,怎么可能不被这种男人迷得五迷三道?
她双手交叉抱胸在那边站着思考了一会儿,
随后想到了什么,拿起电话给拨了过去。
“哎,二姐,是我。小软什么时候有空回江州?”
电话那头说:“不知道啊,咋了,找她有事?”
“有啊,你不是让我给留意留意,替小软介绍个对象嘛?原先你说我学校的老师就行,现在我有更好的人选。”
“真的?那你直接打给她,让她找个周末回来呗。”
“行。”
“等等,那人什么样,你倒和我说说呢?”
陈小荷想了想,“模样阳光干净,个头高高的,但外形可能是他最不起眼的优点了。”
“真的假的?”
这样说起来的确是有些夸张,可能没几个人会信,陈小荷想着还是介绍了、认识了,叫年轻人自己去了解。
反正,她又没有撒谎。
不过她今天是单独约的陆长歌,要带人的话还是事先先说一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