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嬷嬷偷偷塞给英氏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英氏快速藏进袖子里,“嬷嬷,替我谢谢爹娘,也让他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的。”
时间紧迫,嬷嬷也不好多说什么,给了银子便离开了。
领头的官差看差不多了,将人聚集在一起,“都靠过来,点到名字的应一声。”
木栀知刚过去,便看到邱氏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她毫不客气的回瞪回去,推着木板车靠向队伍,老老实实的排队。
苏墨琛握住她的手,“小心木家人。”
木家这些人,一看就是安庆帝故意安排过来的,存心给他们找不痛快。
再看看剩下的那些流放的,好几个看起来都是练家子,这一路上肯定不会太平。
木栀知淡淡一笑,“你先顾好自己,这些人我自有应对的办法。”
官差确定人员无误,一鞭子抽在地上,伴随着哽咽声,所有人上路了。
木栀知推着木板车,张氏看她推得吃力,过来帮忙,“三弟妹,我们一起推。”
木栀知没拒绝。
路坑坑洼洼的,木板车走得艰难,稍微慢点鞭子就抽了过来,两个人推确实快许多。
不多会木栀知就浑身是汗,手心也磨破了皮,胳膊更是疼的厉害。
她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不然她人还没到西北,她就要交待在路上了。
再看看一旁的张氏,也是脸颊红扑扑的,明显很辛苦,她却一直坚持着。
木栀知于心不忍,想到空间里有一双超薄的机械手套,她决定找个机会拿出来。
“二嫂你歇会,我自己来推。”
张氏摇摇头,“两个人推都吃力,哪能让你一个人推。”
两个人争来争去间,官差终于喊了一声,“都停下来休息一下。”
木栀知松了口气,“二嫂,你歇会,我将夫君推到阴凉处去。”
张氏这才松开木板车。
正值正午,是用午膳的时间,走了一路,她又累又饿,索性坐到一旁,捏捏腿,等待官差给他们发吃食。
吃食不是很好的东西,都是糙米做的窝窝头,但总比没有强。
可她知道,官差们也带了面饼或者馒头一类的吃食,只是这些需要大家掏银子买。
卖的还十分贵,三十文一个。
想到藏在头发里的银票,她犹豫着要不要买点馒头。
一家子老小,这窝窝头哪能吃的饱。
可银票都是大额银票,她又有点舍不得。
突然拿出一百两,官差肯定不会找零,她不亏死。
视线看向不远处的英氏,她朝英氏走过去,“大嫂,我能用银票换你的银子吗?”
他们家九个人,得买十八个馒头。
官差还特意带了牛肉干以及酒。
酒就算了,牛肉干可以买一点,能够补充体力。
她拿一百两换英氏二十两碎银,不亏。
英氏猜测到她的想法,顿时笑了,“二弟妹,说什么换,吃食我去买。”
她大咧咧的买了一堆,又是馒头又是牛肉干。
虽有点招眼,但她不怕。
镇远将军府就没出过怂人。
而且她相信,苏墨琛肯定为这次流放做了些准备。
木栀知瞧见自己没用武之地,走向官差,“官爷,想必你们的水都喝完了吧,你们歇息会,我去帮你们打水。”
刘召上下打量了木栀知一圈,知道她是想打水喝,丢给她五个水囊,“朝前走五百米有条河,那里的水干净。”
这路他走了不下十回,早已门清。
木栀知感激的捡起地上的水囊,木夫人邱氏看到这一幕,悄悄的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