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天站在大学宿舍的窗前,望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校园,心里却满是惆怅。寒假的脚步越来越近,同学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回家过年的计划,而楚中天却不得不为自己的下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家境贫寒的楚中天,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明白自己的求学之路注定要比别人艰辛许多。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那几亩薄田的收入,仅仅够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为供楚中天读书,父母省吃俭用,早已是心力交瘁。楚中天不想再给家里增添负担,每到假期,楚中天都会四处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
这一天,楚中天在学校的勤工俭学公告栏前站了许久,上面的信息要么已经被人抢先报名,要么就是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不合适。楚中天叹了口气,决定去校外碰碰运气。
冬日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楚中天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衣,沿着街道一家一家店铺地询问,可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不需要临时帮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楚中天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但楚中天却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
不知不觉间,楚中天走到了城市的边缘。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女娲娘娘庙,平日里香火还算旺盛。此刻,庙前却异常热闹,一群工人正忙碌地进进出出。楚中天好奇地走上前去,只见庙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女娲娘娘庙修缮工程”。
“小伙子,你找谁啊?”一个中年工人看到楚中天在一旁张望,便开口问道。
“大哥,我不找人,我是想问一下,你们这儿还招人吗?我想找份活儿干。”楚中天有些腼腆地说道。
中年工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着说:“你这细皮嫩肉的,能干得了这修庙的粗活吗?”
“大哥,我能行!我不怕吃苦,什么活儿都愿意干。”楚中天连忙说道,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中年工人被他的诚恳所打动,想了想说道:“行吧,我们这儿正缺人手呢。不过事先可得说好,这活儿可不轻松,工钱也不算多。”
“没关系,大哥,只要有活儿干就行。”楚中天高兴地说道。
就这样,楚中天加入了修庙的队伍。第二天一大早,楚中天就跟着工人们来到了庙里。工头给他们分配了任务,楚中天被安排去和泥、搬砖。看着那一堆堆沉重的砖块和散发着异味的泥土,楚中天没有丝毫退缩。他挽起袖子,拿起工具,便开始认真地干了起来。
起初,楚中天的动作十分生疏,和泥时不是水放多了,就是泥和得不均匀。搬砖的时候,楚中天的手也被粗糙的砖块磨出了血泡。但楚中天咬着牙,强忍着疼痛,默默地坚持着。其他工人看到他这副拼命的样子,都纷纷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还不时地过来指导楚中天一些干活的技巧。
在修庙的过程中,楚中天渐渐了解到这座女娲娘娘庙的历史。这座庙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承载着当地百姓许多的信仰和回忆。由于年久失修,庙宇出现了许多破损的地方,所以才会进行这次大规模的修缮。楚中天听着这些故事,心中对这座庙宇和女娲娘娘的敬意油然而生,干活也更加卖力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中天手上的血泡变成了厚厚的茧子,楚中天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楚中天不仅学会了和泥、搬砖,还跟着其他工人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木工和瓦工技巧。在休息的时候,楚中天常常会望着庙中女娲娘娘的神像出神。楚中天觉得女娲娘娘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有一天,工人们在拆除一块旧墙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墙壁里的暗格。暗格里面放着一个破旧的木盒,当大家打开木盒时,都惊呆了。只见盒子里放着一些古老的书籍和画卷,还有一些精美的玉器和瓷器。这些东西看起来都价值不菲,工人们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提议将这些东西卖掉,大家分钱。
楚中天却站了出来,楚中天严肃地说道:“这些东西都是属于这座庙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我们不能私自卖掉。我们应该把它们交给相关部门,让它们得到妥善的保管。”
其他工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有些道理。但也有人小声嘀咕道:“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就这么交出去了,多可惜啊。”
楚中天看着大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修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传承这份文化和信仰。如果我们为了一点儿私利,就破坏了这份神圣,以后我们怎么有脸面对自己的良心,面对来这里祈福的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