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小,她得跟姜维新商量一下。
“你的意思是搭钱给成大供货?”姜维新听见陈秀丽的想法,脸色晦暗不明。
“不能供所有货,也不完全搭钱,还得看具体怎么谈。我的想法是用一两种药材,达成与大成的合作,就算贴钱也在所不惜。”
“那你想好用什么药材了吗?”
“没有啊。”陈秀丽笑眯眯地看着姜维新,“这么关键的事我得来问您啊,您是咱们公司的定海神针。”
姜维新哼了一声,陈秀丽和林玉琴一样,只要给他戴高帽,准没好事。
“你让那个销售再去找郑飞,问他五味子和细辛这两样药材。”
“行。”陈秀丽得到答案,拔腿就走。
姜维新又让她停下,“别一开始就说两样药材,先用细辛谈,实在不行再加五味子,这药现在行情好着呢。”
“放心吧。”陈秀丽甩着一头大波浪,“我心里有数。”
玉秀惨淡的销售数据,让陈秀丽觉得这个冬天分外煎熬。账上的钱流水一样还出去,却半点见不到回头钱。
唯一算得上些许安慰的事,新长白山珍厂推出的风味菇获得了日本和韩国的认可,第一批产品已经运到大连,等着走程序。虽然仍然是负债运营,但只要他们的尾款到了,马上就会扭亏为盈。
两个厂子一比,玉秀属于还在夜里中踽踽独行,不知何时天明?而新长白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
进入腊月,白姐带来了另一条好消息,打了半年的商标官司,有结果了。
柳建顺败诉,长白山珍的品牌归陈秀丽所有,他个人以及镇酸菜厂都不能再私自使用。
金美淑拍手叫好,说恶有恶报,老天爷总算长了眼。
白姐有些担心,柳建顺名声在外,并不好相与,更何况还有个当书记的姐夫。
陈秀丽让大伙儿放宽心,她早都知道柳建顺利用长白山珍出口的名气招代理商,现在商标他用不了,代理商招不到,他又没有外贸资源,厂子能否开下去都是未知数,现在应该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根本顾不上来找麻烦。
“话是这么说,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还是得长个心眼。”
太平镇的一切虽然过去大半年,但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农残的事虽然没有证据,但陈秀丽已经十分确定,她们是被人下了套,大概率就是柳建顺,只是山野菜收购点太杂,太多,根本无从查起。山水有相逢,这次她吃了亏,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找回来。
春节前,郑飞从安徽出差回来,韩明听到消息,一蹦三尺高,这祖宗可算回来了。
二人约在抚溪市的一个川菜馆子,郑飞的媳妇是川妹子,生生把他培养出来了一个四川胃。
本身就是麻辣火锅,郑飞还在自己的小料里加了大半碗小米辣,看得韩明菊花一紧。他其实特别不愿意和郑飞吃饭,不是麻辣火锅就是水煮鱼,要不就是馋嘴蛙,无辣不欢,郑飞吃的开心了,韩明却遭了殃,每次吃完饭,第二天上厕所都上得生无可恋。
“过年了郑哥。”韩明递上一张购物卡,“给嫂子买点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