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秋雨的到来,丰齐村的付村长表示了十分的欢迎,一路上。
“……西田村的那些人还真的都是些蠢蛋!竟然为了徐家那颗芝麻,丢了赵知青这个大西瓜。”付村长脸上笑眯眯的,谁也看不出来,他笑眯眯的表情底下,正嘴唇翕动着,低声疯狂的和身边的村书记吐槽西田村。
“这赵知青妹夫可是部队里的团长啊,那可是团长,连县长都要给几分面子的人,你说,他们不想着和人搞好关系,反倒还一个劲的去得罪人,他们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
“再说了,这是多好一个和县里拉近关系的机会啊!往常我们想和县里的人拉关系都找不到机会了!”
付村长感叹:“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西田村的人还把人赶出去……不过也多亏了西田村的人的愚蠢,赵知青才会落到我们村来安家。”
付村长一想到这事就忍不住乐,他没想到,有一天这天上竟然还真的能掉馅饼,还恰巧就掉在他怀里来了。
付村长忍不住唱起来:“咱老百姓今儿真高兴啊……”
*
西田村的人完全不能六理解付村长等人的高兴,在他们看来,那赵知青就是个离了婚的破鞋,去哪个村就是丢哪个村的脸,毕竟有哪个好女人就因为一点小事吵着闹着要和自家男人离婚的?
“就看她离了婚,以后还有没有男人会要她……”西田村的大妈们私底下嘀咕着,对赵秋雨嗤之以鼻。
不过他们却不知道,丰齐村的人却完全不是这么想的。
在将赵秋雨安排到丰齐村之前,县里就先问过付村长的意见,为了这事,付村长还特意将村里的大家号召在一起,开了个会,将这事的利害关系给说清楚了。
尤其说了,赵知青有个当团长的妹夫这事,换句话说,人家上边有关系。
“……你们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吗?”付村长将其中的利害掰得细细的跟大家说清楚了,“这代表着赵知青要真来我们村,那以后县里有什么好事,人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咱们丰齐村!”
丰田村的人听到这:!!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了啊。
“那以后,要是县里有什么肥料下来……”有人开口,身边的人很自然的接了过去:“肥料肯定第一个先供应我们村?”
付村长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没错,就是这样。”
作为乡下人,要说其他什么的好处,大家可能没啥感觉,但是要说能提升粮食的肥料,那大家可就来劲了,毕竟这可是他们常年接触的东西。
虽说那肥料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可是只要接触过的庄稼人,就没有不爱的,那东西对庄稼来说可是好东西啊,撒下去,地里的庄稼就蹭蹭往上涨,不过也正因为是好东西,所以这东西那是供不应求,只要县里一有,都被各村的人哄抢的。
当然,最后肥料的分发,还是看县里是怎么想的,一般来说,要么看关系,要么看哪个村在县里名字更响亮一些。
而丰齐村在整个新县,并没什么姓名,往常县里的肥料落到他们村,也就几袋,根本不够全村的人用,可是现在,只要让这个赵知青留在他们村,就能有这么好的事?
“村长你不会是唬我们的吧?”这一刻,村民们甚至对他们一直十分信任的付村长表示了怀疑。
付村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我唬你们做什么?我不是说了吗,人家妹夫是团长,县里的人都要敬三分,所以啊,只要人留在我们这,就代表我们村在县里留了名!”
丰齐村的人一听,真有这好事啊,当即有一个算一个的都表示,让那个赵知青来我们村。
“我们村的男人,不说别的,人品那是杠杠的好,反正比西田村的人好……”
“就是,那个赵知青要是来我们村,那就是我亲妹子,谁欺负她就是欺负我!”
“村长,一定要让赵知青来我们村啊!”
就这样,刚刚还对这件事不感兴趣的丰齐村村民们,非常积极的表示可以邀请赵知青来他们丰齐村居住,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谁要是敢不欢迎,他们一巴掌呼过去。
所以,赵秋雨来丰齐村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也是因此,当赵秋雨到丰齐村之时,面对的就是村里人们极为热情的欢迎。
赵秋雨表情不免有些茫然。
付村长乐呵呵的道:“大家对于赵知青你的到来,实在是太高兴了!”
赵秋雨:“……是吗?”
不过她也没自信到,觉得丰齐村的人这么热情是因为自己,她很清楚,作为一个离婚的女人,她能离开西田村,并且能在丰齐村做知青,还不用遭受丰齐村的人的白眼,不过都是因为她有个做团长的妹夫。
想到这,她对苏雨清他们的感激不由得更深了。
*
在付村长的带领下,苏雨清他们来到赵秋雨以后要居住的地方。
“……这是我们村里没用的老房子,有些破旧,也小了点,但是这房子用的都是好料子,我之前找人修缮了一下,住人是没问题的,下雨刮风也不会漏雨。”付村长开口说,“就是位置有些偏,不过围着围墙,人住进来,把门锁好,安全上应该没啥问题!”
他也做了两手准备,继续说:“不过赵知青要实在是害怕一个人住的话,也可以和其他知青住在一起,不然要是你愿意,借住在我们村里某户人家,那也是可以的,我想大家都很欢迎的。”
看得出来,付村长真的是用了心了,一般的知青来,别说专门给她收拾一间屋子了,直接把人往知青点一丢就行了,可是赵秋雨过来,却还专门给她找了一栋不大不小的房子。
苏雨清和赵秋雨将房子内外仔细看了看,发现付村长说的的确是真的,这房子虽然看起来是上了些年头,但是房子用的木材都是好的,房顶也被好好的修缮过,炕也是重新砌过的,住人是绝对没问题的。
不过就像付村长说的,就是这地方位置有些偏了。
苏雨清拿不定主意,她看向赵秋雨,问她:“秋雨姐,你怎么想,是住这里,还是住知青所啊?”
至于借住在村民家,苏雨清不用问也知道赵秋雨不会答应的,要是有条件,谁也不想寄人篱下,那滋味想想也不好受。
赵秋雨没说话,她仔细看了看外边的环境,这房子说偏,其实也不算特别偏,大概十几米处就是牛棚,抬眼就能看见那边有人在走动。
赵秋雨又逛了逛四周,等她回来,她就决定了。
“我住这里就可以!”她直接说道,“这位置虽然有些偏,但是靠着山,而且是在村尾,就算有人进村,也不会有什么事,而且不远处就是牛棚……”
现在的牛棚里可是住了不少人,都是下放到村里的人,要有什么事,赵秋雨也可以找他们。
“而且等安顿下来,我可以买条狼狗来看家,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她说道。
最主要,比起一个人居住的危险,她更不想去知青办住,也不想寄住在村民家,前者,她在西田村就体验过知青点的居住生活,人多不说,还容易产生矛盾,至于后者,她就没想过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