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尘的悉心指导与紧密监督下,各地针对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攻坚战,力求将每一处隐患都彻底消除,为改革的顺利推进铺平道路。
凉州,这片承载着农业改革希望的土地,在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农业技术服务站如同一颗颗坚实的种子,在各个乡村生根发芽,逐渐成为农民们最坚实的依靠。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凉州的田野上,农业专家张教授便已带领着团队来到了李大叔的农田。李大叔家的庄稼此前深受病虫害困扰,即便在技术支援团的帮助下暂时控制住了灾情,但张教授依然放心不下,此次前来便是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回访。
“李大叔,最近庄稼长得咋样?还有没有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张教授亲切地问道。
李大叔连忙迎上来,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张教授,多亏了你们上次教的法子,虫子少多了,庄稼看着也精神多了。就是俺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总怕这虫子又卷土重来。”
张教授笑着拍了拍李大叔的肩膀:“您放心,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再给您仔细检查检查,传授您一些长期防治病虫害的经验。”
说着,张教授和团队成员们便一头扎进了农田,仔细查看每一株庄稼的生长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一边检查,一边向李大叔详细讲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要点,还现场示范了一些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法。
“李大叔,您看,像这种叶子发黄、有斑点的情况,很可能就是病虫害的前兆。一旦发现,要及时用这种生物农药进行喷洒,既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又不会对环境和庄稼造成伤害。”张教授拿着一株有问题的庄稼,耐心地解释道。
李大叔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在张教授的指导下,他亲手操作了农药喷洒设备,熟练掌握了使用技巧。
除了定期回访农户,农业技术服务站还积极拓展服务内容。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困难,服务站决定开设夜校,利用农闲时间为农民提供系统的农业知识培训。
夜幕降临,乡村的夜校里灯火通明。教室里坐满了前来学习的农民,他们虽然忙碌了一天,但此刻都精神饱满,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土壤改良的知识。”年轻的农技老师小王站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地说道,“土壤是庄稼生长的根基,只有改良土壤,才能为庄稼提供充足的养分。”
小王一边讲解,一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农民们更直观地了解土壤改良的方法和重要性。他还组织农民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困惑,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气氛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