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现代魂
第七章:内外交困与战略抉择
林小羽在荆州的势力逐渐稳固,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随着他影响力的扩大,外部的威胁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来自北方曹操的压力。曹操在兖州一带势力迅速崛起,其麾下兵强马壮,谋士如云。曹操听闻林小羽在荆州的作为,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强大对手,于是开始在荆州边境屯兵,施加军事压力,意图试探林小羽的反应。
与此同时,荆州内部的矛盾也再次激化。刘琮在之前的阴谋失败后,转而与蔡瑁等一些保守的世家大族勾结得更为紧密。他们在荆州的军政事务中处处掣肘林小羽,削减他的军备物资,限制他的军队调动,试图将他困死在荆州一隅。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林小羽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要突破困境,必须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在军事会议上,林小羽与麾下的将领们和谋士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谋士诸葛亮提出了联孙抗曹的战略构想。他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曹操势力强大,单凭荆州之力难以与之抗衡。而江东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且有长江天险可守。若能与孙权结成联盟,则可形成掎角之势,共同对抗曹操。
林小羽对诸葛亮的提议深以为然,但他也考虑到荆州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影响联盟的建立。于是,他决定先解决内部问题。林小羽一方面加强与荆州其他支持他的势力的合作,如与黄氏家族等共同抵制刘琮与蔡瑁的专权行为;另一方面,他亲自与刘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向刘表表明曹操的威胁以及联孙抗曹的必要性,希望刘表能够出面协调荆州内部的矛盾。
刘表在权衡利弊之后,意识到曹操的野心确实对荆州构成了巨大威胁,他开始对刘琮与蔡瑁的行为加以约束,荆州内部的局势暂时得到了缓和。
在解决了部分内部问题后,林小羽派遣诸葛亮为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议联盟之事。诸葛亮凭借其卓越的口才和智慧,在江东舌战群儒,成功说服了孙权。孙权决定与林小羽的荆州势力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然而,联盟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双方在军队指挥权、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分歧。林小羽为了顾全大局,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他同意在联军作战时,以孙权方的周瑜为主帅,统一指挥联军;在利益分配上,也采取了较为公平合理的方案,根据各方的贡献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