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中式元素
鲁西永是同样被游客青睐的普罗旺斯村庄之一。
不过在这座村庄里漫步的游客和在其他村里的风格不同,他们走的更加悠闲,似乎每一个店铺和每一座建筑都可以吸引他们的好奇心。
罗南在鲁西永走了几分钟,还发现了另一个不同之处:
“这里有很多画廊啊?”
他们只是走了1条街就看到了四五个画廊,这密度比‘金三角’的梅纳村和伯尼约高多了。
佐伊点头:
“鲁西永的别名除了‘红土城’,还有‘艺术之城’。”
罗南追问:
“这里也曾经生活过著名的艺术家吗?”
佐伊笑着摇头:
“那倒是没有,不过浓烈的色彩会让人联想到激情和艺术,走在鲁西永的街道上,即使不懂艺术、对艺术没什么兴趣,也会忍不住去艺术商店里看一看.这便是你说的村庄‘特色’吧。”
见罗南颇感兴趣,佐伊建议道:
“买完颜料我们在鲁西永逛一逛。”
“好。”罗南痛快的答应下来。
与异性发生亲密身体接触幸福度增加50点】
佐伊主动拉起罗南的手,加快了脚步。
罗南开心的跟在她身边。
幸福的假期终于开始了!
阿斯特丽德说过,鲁西永附近的赭石行业发达,不少人因此赚到了钱。
这一次罗南算是彻底体会到了.
一瓶500g的赭石颜料标价2545法郎不等,佐伊一次性订了30多瓶不同的种类。
老板一边喝酒,一边随意的写订购单:
“买这么少,试色?”
佐伊在一排排色彩鲜艳的赭石颜料里穿梭:
“是的,给我一个你的电话,如果满意让你送货。”
老板把单子和电话递给她:
“我这里的颜色是鲁西永赭石颜料里最多的,烧出来的东西既干净又漂亮,你一定会喜欢。”
从颜料店出来,罗南撇着嘴说:
“你做的东西价格还是要再提一提。”
上帝,这些原料太贵了!
佐伊笑着在罗南的下巴上摸了几下,这是她表达喜欢的‘独特’方式:
“做器具的时候不用它们。”
做器具的时候不用,那就是做艺术品的时候用喽?
罗南有些好奇的问:
“我在你家看到的那些玻璃和陶瓷结合的小动物,售卖的价格是多少?”
佐伊四处看了看,找到了一个前进方向:
“艾克斯的艺术品商店想5000法郎买。”
罗南后仰了一下脑袋:
“那么高!”
佐伊对罗南摆了摆手,示意他这边走:
“但是我没卖,它们在格拉内博物馆展览时的标价是9000法郎,不过歌迪亚让我把价格提到15000法郎,她说有些人听过我的名字,可能会抱着投资的目的把它们收走,她是个‘专家’,我按照她的建议提价了。”
罗南小跑着追上去。
前面那个富婆,请等等我!!
鲁西永不愧为吕贝隆的‘艺术之城’。
画廊里的作品题材多样,有反映日常生活和本地风光的,也有静物和写实主义绘画。
而且除了画廊,还有许多其他类别的艺术品商店。
夏日的阳光透过屋檐上的藤蔓,洒落在陶瓷小店门口的褐色陶瓦罐上,仿佛在讲述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
店铺里的艺术家在转架上创作,周围围了好几个围观的游客。
还有专门卖铜器的商店、做布艺的商店.
时间在这里似乎被摁下了休止键,大家不疾不徐的观察周围的每一人、每一物。
“所有到了鲁西永的人都会放慢脚步。”佐伊和罗南并排站到一起,看某个商铺内的艺术家工作,“在村外有一条‘赭石小迳’,两侧什么都没有,只有无穷无尽的赭石矿场,但游客就是愿意顶着烈日走上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
“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罗南继续向前走,“‘赭石小迳’没意思,以后在卢尔马兰搞个‘艺术小径’,游客顺着这条路可以了解大艺术佐伊出生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工作的地方我可真是天才,给布兰科想了一整条旅游线路。”
佐伊笑着说:
“歌迪亚的艺术品商店能开起来我就谢天谢地了。”
她突然用下巴指路边的某个商店:
“进去看看。”
佐伊对一切手工艺都感兴趣,看到有意思的店铺就会进去看看。
不过进入这家店铺后,罗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他停留在一件特殊的艺术品前不肯离开——那是一捧‘木色’的。
“这是——”见多识广的佐伊居然没有第一时间说出这种工艺的名称。
意外的是,佐伊不了解的工艺,罗南却猜出了大概,他问老板:
“这是藤编的还是草编的?”
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藤编的。”
佐伊颇为意外的问罗南:
“你居然知道?”
藤编工艺在法国并不常见,在欧洲只有瑞典、英国和意大利有专业工坊。
“我说过,我也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罗南终于可以补上那个‘这没有什么’的手势了。
佐伊想到什么,恍然大悟的问:
“这种工艺在中国很普遍?”
她听朋友讲过,藤条编制技艺在欧洲发扬受益于亚欧贸易的往来,19世纪藤料被源源不断的送往欧洲。
罗南点头:
“是的,我家有藤编的杯垫,我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会用藤编的篮子买菜,在中国除了藤编,还有草编和竹编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见到。”他兴奋的问商铺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