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车遭遇炮击!”
车长强忍着眩晕,推开顶部舱门,不敢探出头,只能朝着外面大吼。
和豆丁坦克一样,八九式坦克并未部署车载无线电通信设备,想要和友军沟通,基本只能靠吼。
后方。
鬼子兵迅速打出旗语,身后的步兵展开,走在坦克前面,缓缓向敌军阵地推进。
轰——
迟疑间,第三轮齐射到来。
由于部署专业的反坦克炮,发现一枚榴弹,在远距离上无法消灭日军坦克。
炮兵军官将四门步兵炮的目标锁定在一处。
一发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四发!
爆炸的火光冲天而起,一辆编号为“21”的八九式坦克,承受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四枚榴弹,顷刻间便被掀起的尘烟笼罩。
正面装甲有17mm,侧后装甲只有15mm。
不管添加了什么材质,在这种程度的爆炸下,根本幸存不了。
坦克右前方被炸出了一个大洞,装甲钢出现明显的弯曲。
四名车组成员歪七扭八的躺在车内,七窍流血。
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强烈的冲击被震碎了内脏。
见己方坦克出现了损失,鬼子兵在军官的授意下快速打出旗语:“继续推进!”
车长迅速将收到的信息通知下去。
驾驶员拨动操作杆,十几辆八九式坦克,继续轰鸣向前。
阵地内。
袁烨霖顿感不妙。
四门九二式步兵炮,杀伤效率也太低了些。
日军坦克部队不停推进,再这样下去,隐藏好的步兵炮随时可能会暴露。
思索再三,他喊来通讯兵:“立刻后撤!”
“撤到沂水西岸,快!”
构筑阵地时,他特意留了个心眼。
在沂水两侧均修建了战壕,一旦情况不对,随时准备跑路。
隔着一条河,鬼子的坦克就算再强,也使不上力气。
57mm坦克炮的威力,还不如九二式步兵炮。
算算时间,在坚持一会儿,兵团主力就能顺利抵达。
“撤!”
袁烨霖大喊一声。
临沂前线战火纷飞。
王奉也没闲着,坐在吉普车内,查看后方传来的一封电报。
新编第一军团和长治之间的联络,一直是专线通讯,用的密码本和第五战区不一样,因此不受日军电报战的影响。
话说回来,他之所以能察觉到日军破译了战区通讯电报,还是要依靠系统面板。
快速行军十个小时后,总指挥所与临沂之间的距离,仅剩四十五公里。
刚好能够使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
将视角切换到俯瞰界面后,王奉直奔日军的前沿指挥所。
鬼子将其部署的很隐秘,还拆分成了好几个部分,之间相隔的很远。
看来日军吸收了淮北战役时的教训,虽然没搞明白指挥所为什么会无缘无故被炸,但在行动上也做出了一定的防范。
吃一堑,长一智啊!
王奉真想痛骂前世看过的那些抗日神剧,将日军刻画的像个呆瓜一样。
事实却是,双方都在战斗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吃过一次亏后,下次很难再上套了。
转动视角,进入日军指挥所。
连续切换了好几个地点后,他成功发现了日军通讯部队。
在这里,王奉发现了一些端倪。
不禁大吃一惊!
我艹!
只见鬼子通讯兵手中正在翻译的,正是他和第三军团之间往来的电报。
这段时间闲来无事,他曾学习过一些日语军事名词。
能看懂一二。
新编第一军团支援强行军.求援
在意识到问题不对后,他立马中断了与友军之间的联络。
电子战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萌芽了。
国军的加密系统很拉胯,被日军截获电报是常有的事。
看来下次解锁科技,应该着重照顾一下信息加密了。
话说回来。
后方传来的电报,确实是一件喜事。
赵方远坐在副驾驶上,嘴角难掩住笑意:“长官,您从欧洲引进的几批设备,可是帮了咱们大忙。”
“还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火炮搞出来了!”
“自产火炮.75毫米,确实好啊!这下终于不用再受制于人了,一直靠缴获,太不稳定了。”
王奉将电报折好,放进衣兜内。
这种绝密消息,万万不能泄露出去。
新生产的75毫米口径火炮,虽然采用的是一战科技。
但该有的一样不差。
和日军的九四式山炮一样,能拆卸成九大部分。
删除掉了炮盾,战斗全重仅600公斤。
不仅可以随一线部队快速转移,等以后发展出了空军,还可以直接空降到敌后战场。
简直就是穿插战利器。
王奉:“敦促一下,其余配套产业也别落下,尤其是钢铁厂。”
目前长治地区的炼铁业,还处在分散发展阶段,兵工厂将材料技术研发出来后,几个炼铁厂各玩各的,缺乏一个大型集中的钢铁企业。
这点是绝对不允许的!
整合钢铁工业的决议,他已经传达给宋文杰了。
就叫晋东南钢铁厂!
赵方远点了点头:“好!”
“对了长官,给咱的新式火炮取个名字吧!”
王奉想了想,取名字可是个难题。
目前主要是以年份来命名武器。
还没到反复迭代,用数字序号命名的阶段
“三八式火炮?”
“不行不行,容易和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混在一起。”
“民国二十七年.干脆就叫二七式野战炮算了!”
赵方远嘴里嘟囔着:“二七式野战炮.听着不错!”
王奉点点头:“就这样,给后方复电吧。”
“五分钟后,部队继续行进,争取在明晚之前抵达临沂!”
赵方远:“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