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星夜驰援(2 / 2)亮剑:钢铁雄心首页

接受到命令后,红旗一兵团迅速加快脚步,军官全部转为步行,将骑乘的马匹空出来,送到后勤辎重部队。

沉重的物资,一匹骡马牵引起来有些吃力,多上一匹马,对轻松不少。

2月27日。上半夜。

四大队先于其他部队,在原野上急速奔驰。

士兵们的绑腿早已被泥浆侵透,汗水打湿了军服,鞋底与碎石路面的摩擦声连成一片浪潮。

月光在刺刀上凝成寒霜。

哗啦啦——

子弹带拍打腰胯,后方时不时传来军官的呼喊声:“保持间隔!”

“不要停!”

大队长袁烨霖掏出胸前口袋中的怀表,低头看了一眼时间。

21:56

还好。

袁烨霖松了一口气,会议结束后,四大队率先动身,目前已全速行军十个小时。

距离临沂还有三十多公里。

应该能赶在天亮之前抵达。

“不要掉队!快走!”袁烨霖挥舞着手臂,不停的高呼道。

这短短的十个小时内,第三军团发出了四封催促电报,王奉一字不落的全部转给了张虎。

张虎都将电报转到了四大队。

火烧眉毛了。

第三军团岌岌可危,最近的一封电报中说——日军发动了大规模夜袭,突击最猛的鬼子兵已经打进军团指挥所了。

庞炳勋强撑着甲之躯,抡起大刀片子,连同卫兵一起,和鬼子进行血战。

“加快脚步!别东张西望的!”

袁烨霖快跑两步,厉声呵道。

2月28日。

晨光洒在残垣断壁上,士兵从废墟中艰难爬出。

“开饭了!”

“吃了这顿饭,一会儿好打鬼子!”

一名炊事兵扛着扁担,两端挂着木桶,踉跄着脚步走来。

战斗了一夜的士兵,早已饿的饥肠辘辘,立马围过来。

炊事兵撂下扁担,打开木桶盖子,里面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

里面盛着浑浊的烂菜汤。

说是菜汤,却看不见多少菜叶子,没有主食。

第二师团合围临沂,已经快要一周了。

外面的补给进不来,随军储备军粮吃完了,只能在城中到处搜刮粮食。

可即便如此,士兵们依旧没有异议。

庞长官身居高位,却也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还有什么可抱怨?

死之前多杀几个鬼子就完事了!

盛好汤的士兵们回到角落,伸长脖子,将其囫囵个的一饮而尽。

烂菜叶子汤,没什么好细细品味的。

在嘴里待的时间长了,说不定还觉着沙子硌牙。

鬼子的炮火异常凶猛,爆炸扬起的沙尘,天板上掉下来的碎石,都会落进炊事班的大锅里。

一名士兵喝完汤后,抱着步枪在掩体后假寐,刚坐下没多久,便猛地睁开双眼:“鬼子过来了!”

“有装甲车!”

还没吃饭的士兵立刻扔掉手中的陶碗,回到自己的战斗位置。

白天的战斗,正式拉开帷幕。

桃涧小学,后世称临沂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军团的指挥部便设置于此。

庞炳勋一瘸一拐的走向作战地图,他根本腿就不好,被人戏称为“庞瘸子”,昨日和日军肉搏时又受了很严重的伤,现在走起路来都费劲。

“徐参谋,援兵到何处了?”

庞炳勋面露难色,思索再三后,开口问道。

原本五个团的兵力,现在被打没了三分之二,连排级军官几乎全部阵亡。

现在指挥战斗的,都是火线提干上来的新军官。

倘若今天援兵不止,那第三军团可就要全军覆没了。

徐祖贻沉默不语。

援军到哪了,他也不知道。

一问就说快了。

庞炳勋急的直拍大腿:“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真要守不住了。

徐祖贻长叹一声,看向学校院内哀鸿遍野的伤兵,有些于心不忍。。

第三军团能以微弱兵力,坚守临沂这么久,已经称得上一场极其成功的防守战。

麾下士兵勇气可嘉,都抱着必死之心,与日寇顽强抵抗。

这样的部队被歼灭于此,实乃第五战区一大损失啊!

“庞军团长,特务团还有多少兵力?”

庞炳勋想了想:“充其量不过两个营,当做预备机动部队,部署在指挥部以北五百米初。”

“徐参谋可有破解之法?”

徐祖贻摇了摇头。

两个营,一旦暴露目标,不到半个小时就能被日军吃干抹净。

与其派出去送死,还不如攥在手里以应对突发情况。

哀愁之际,外面的枪声似乎停了。

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传来,通讯兵敬了个礼:“长官!我们的援军到了!”

庞炳勋猛地抬头,不顾上腿上的伤,向前踉跄走了两步:“援军到了?”

“现在在哪里?从哪个方向进的城?”

通讯兵:“没进城,援军只有一千人左右,这是他们侦察兵送进来的书信!”

书信?

庞炳勋接过书信扫了一眼,没去纠结为什么不发电报。

徐祖贻也闻声走过来,探出头在一旁看着。

同时心中暗自吃惊。

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强行军八十公里。

王奉军团果然名不虚传,一如既往的强悍啊!

文字很短,总结成两句话。

一,电报很有可能被日军破译了。

二,临沂城被围的水泄不通,先头支援部队跨过沂水,突袭日军侧背,通过围魏救赵之计,缓解临沂城防压力。

庞炳勋心中疑惑,看向一旁的徐祖贻:“电报被破译了?”

“不应该啊!”

徐祖贻也不清楚。

电报被破译,除非收到确切消息,不然己方根本察觉不到任何异常。

原来如此。

难怪过了凌晨三点,所发出的电报要么是得不到回应,要么就回应的含糊其辞,没有一点价值信息。

“友军这么说想必其中一定有道理吧。”

关键时刻,徐祖贻选择无条件相信王奉。

毕竟硬实力摆在那里。

庞炳勋点了点头:“通知下面弟兄,抓紧时间休整,日军进攻减弱,也能松一口气了。”

不管怎么讲,援军实打实的到了,就是件好事。

庞炳勋踉跄着脚步走出指挥所。

他深谙人心之道,要趁着这个空档,去一线慰问士兵。

武器装备支援不了,精神力量还是能给到位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