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1617式?”考克斯带着询问的语气念出了这个枪械名称。
“哦,永明1617式,是这四种枪的通称,它们是成套的。”
高贯连忙解释道,
“永明铸炮厂目前正在批量生产成套的永明1617式燧发枪,”
“力求到今年年底,使永明要塞除14岁以下的儿童外,”
“其他所有人都能拥有一套永明1617式燧发枪。”
“到时候,再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就连女人都能拿枪上阵杀敌,”
“我们就更不怕建奴杀过来了。”
考克斯点了点头,说道:
“增加火枪兵的数量的确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一条捷径,”
“荷兰从拿骚·莫里斯亲王开始,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1599年,他们就把重型火绳枪穆什克特的重量减到了大约十三四磅,”
“口径也略有缩小,使其更加轻便易用,从而增加了军队里火枪手的数量。”
“小当家这是跟莫里斯亲王想到一起了啊。”
现代提供的数据,是荷兰人把穆什克特的重量减到了6~6.5千克。
只因当时还没有千克这样的单位,考克斯才会说成十三四磅。
“我就是跟莫里斯亲王学的。”
李国助龇牙一笑,转眼却又垮下脸来,哀叹道,
“唉,要是有一种火枪既不用增加弹重,也不用增加枪管长度,”
“就能确保射程、精度、破甲性能,那该有多好啊。”
“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遇到这样的枪。”
“这种枪是存在的!”
廉司南突然开口说道,
“它叫做来复枪。”
“16世纪初德国纽伦堡的铁匠戈特发明了直线式膛线枪,”
“使球形弹丸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装填。”
“16世纪末,意大利文献记载出现拥有螺旋形膛线的枪支,”
“螺旋形膛线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旋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
“本世纪初,丹麦军队最先装备使用来复枪,”
“但由于来复线制作成本高,加上从枪口装填弹药不便,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不愿装备。”
“所以至今,来复枪主要还是猎户在使用。”
“军队里只有极少数神射手在使用,他们被称为猎兵,主要还是猎人出身。”
“与增加弹重和枪管长度相比,来复枪对射程和精准度的提升是显着而稳定的,”
“有效射程是滑膛枪的 2到3倍,精度是滑膛枪的3到5倍。”
“只可惜因为加工难度太高,装填弹药困难,它很难在军队中实现普及。”
“如果你想要来复枪,我可以帮你搞到一些,”
“用来打猎或者组织少量猎兵御敌倒也不错。”
“好呀,好呀!”李国助两眼放光地搓手道,“老师能帮我搞到多少?”
“最多20支吧,我去南洋做贸易的时候,可以试着从欧洲商人手里收购。”
廉司南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在说“你不要抱太大希望”似的,
“毕竟他们之中并不乏喜欢以打猎取乐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