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杨明带着母亲小心地走出山洞,朝着山林深处走去。深秋时节,峡谷底部的雾气浓重得仿佛化不开的愁绪。每走一步,杨明和母亲都格外谨慎,警惕着周围的动静,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杨明一边走,一边不断地感受着玉中的力量,细心探索着法门。渐渐地,他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他的力量似乎变得越来越强大,肌肉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爆发力。而且,他对周围的环境也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听到远处树叶飘落的声音,能感受到微风中细微的气流变化。
他们在浓雾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杨明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给予她力量和安慰。林步瑶虽然心中担忧,但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勇气。
终于,在树高林密的山林中,杨明拔开一片灌木丛后,视线豁然开朗。与之前浓雾中一片的墨绿相比,眼前这个小山谷,一片翠绿,高大的树木肉眼可见的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花田,偶尔夹杂着一棵棵不算太高,但叶子很密的小树。
“这是?安宁谷?明儿,这安宁谷里有个安宁观,观里的安宁真人,人慈心善,有着神仙般的医术。”林步瑶小声轻呼道。
“哦?是吗?那为什么看着这里很少人来的样子呢?这里很难找吗?”杨明问道。
“哎,明儿平时不打听这些,你不曾听人说吗?这安宁真人医命救人,包括收徒,看风寻龙之类的,从来不讲钱财,只讲缘份,所以多数人来求医问卜,真人也不是一一回应,所以就这样了”林步瑶回道。
杨明听的神秘,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这老头莫不是骗子?”
“住嘴,明儿不得胡说,安宁真人可是得道高人,不得无礼。”林步瑶罕见的训斥了杨明几句。
“开玩笑,开玩笑,哈哈哈。”杨明是现代人,不像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神佛的敬畏之心那般重。
他们顺着一条不太明显的小路继续前行,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潮湿的气息,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杨明心中充满了好奇,他不知道这个安宁真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古老的道观。大门有点年头了,正上方挂着一块斑驳的牌匾,上书《安宁观》三个大字。道观虽然破旧,但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杨明和母亲站在道观门口,静静地感受着这份宁静。
道观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大门微微敞开着,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杨明轻轻推开门,发出一阵低沉的吱呀声。
走进道观,院子里铺满了落叶,一棵古老的银杏树矗立在中央,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飘落,如同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道观的殿堂虽然简陋,但却散发着一种神圣的气息。庄严肃穆,眼神中透露出慈悲与智慧。
杨明和母亲在道观里四处张望,寻找着安宁真人的身影。这时,一位道童走了过来,双手合十,向他们行礼。
“二位居士稍安,请在此稍候,师父已经等候多时了。”道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