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夜晚,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月亮高悬,银色的光辉洒在错落有致的屋顶上,像是给它们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纱衣。四周的山峦在夜色中勾勒出起伏的线条,守护着这个宁静的世界。
村头一棵百年大槐树、小河绕槐树而过,槐树下宽阔的大坝子,农时是村里的晒粮场,闲暇时是村民们娱乐之地。
村民们瞧着眼前嬉游打闹的孩童们,忙着手里的活计、唠着家长里短,让这个原本宁静的山间小村充满人间烟火气。
国家社稷自有肉食者去考虑,富贵荣华自有野心家们去谋取,村子里的村民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无欲无求、知足常乐,所谓盛世太平也不过如此 。
只是今夜的大槐树下,大人们少了往常的自由散漫,多了几分严肃郑重,只有天真烂漫的顽童们,依旧我行我素,打闹个不停,不时惹来大人们的呵斥…
只见大槐树下小土台上,一位花白胡子老人盘膝而坐,对槐树下或坐或立的村民道:
“大伙儿都到齐了吧,我老头子,今天给大伙儿说个事儿,早些时候,族里老族长差麻三儿来寨子里发了话,明儿晌午,我九章郡老刘家要大开祠堂祭祖,所有老刘家八岁以上的子弟,都得在明儿晌午赶到祖地,那麻三儿特别交代,这次祭祖有些特殊,女娃子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男娃子不论大小都得去”。
“啥?女娃子也进祠堂?那不是给老祖宗带去霉运?不是瞎扯淡么?”只见一虎头虎脑的高大汉子大嗓门吼道。
满身腱子肉、五大三粗的嗓门,让他在一众后生中素有威望,此时一声惊嚎,更是引得一众后生起哄,于是乎,人群里老老少少闹哄哄一片。
“肃静、肃静…都听三叔公说完”却是一名中年汉子见这些大后生咋咋呼呼,扰得花白胡子老头话也说不下去,实在不像话 ,于是给嚎了一嗓子。
却是村里的里正,据说早年去过边疆厮混过几年,手里是有真功夫的 ,使得一手好枪法,曾单独猎杀过一头野猪,闲时也充当村子里枪棒教头,在村子一众后生里素有威望,被主家充任为小村子的里正。
众村民见这位素来严肃的教头师傅兼里正大人出面,也不敢再叽叽喳喳,逐渐安静下来…
花白胡子的三叔公瞧着大家伙儿都安静了下来,端起手边的白瓷碗,抿了一口乡下苦茶,慢悠悠地道:
“瞧瞧你们这帮大后生,啥玩意儿就咋咋呼呼?主家老叔是京城里的大官儿,你们这些庄稼汉子能想到事儿,那文曲星老叔想不到?那精明的老族长想不到?净扯些没用的,担心个球”。
“老头子实话告诉你们,这事儿,就是那京里的文曲星老爷下的指示,他老人家今年从皇帝老爷那里讨了个返乡探亲的旨意。听那麻三儿说,文曲星老叔要提携一下后辈,看能否从你们这些混账中挑出两个顶用的打磨一番,将来去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
“那~那干女娃子啥事”
却是先前那那虎头虎脑壮汉对女孩参与祭祀都事儿,总是耿耿于怀。
“你这混小子不长脑子?大人物的事儿也要告诉你这娃子?就你咋乎!”。
里长镇住了那虎头虎脑的混小子,于是高声喊道;“大伙儿都记住了,明儿按三叔公说的做,错过了文曲星老爷的提携,别来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