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无比的震惊,天呐,这是秦汉吗?他点了点头,抑制住内心的狂喜说道:“非常好,秦汉同学,请坐。”
但是也不可置信。
坐下后的秦汉,感受到了同学们投来的异样目光,突然他发觉对自己突然的表现感觉不同寻常,他之前可是从来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哪怕最简单的那种,这次不知道怎么了鬼使神差的回答了上来,难道?这次,目光中不再是嘲笑和不屑,而是惊讶和疑惑。他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想着:“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可事实并非如此。我只是不想按照你们的规则来玩这场游戏。”
就在这时,坐在秦汉前面的一个同学转过头来,小声地问道:“秦汉,你刚才是蒙对的吧?”
秦汉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他知道,此刻无论自己说什么,这个同学都不会相信。在他们的认知里,成绩差的同学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
而另一边,宋词的心中却泛起了波澜。他看着秦汉,心中既羡慕又有些自卑。他羡慕秦汉在面对嘲笑时的那份淡定和从容,也羡慕秦汉能够如此清晰地回答出难题。他不禁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像他那样呢?”
唐朝则一边看着秦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秦汉,真是深藏不露啊,本来我以为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患难之交,想不到他是大神,看来以后不能小瞧他了。”说完,他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课堂还在继续,赵老师依旧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解着试卷。而秦汉,已经重新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之中。他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让大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何才能打破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刻板印象。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赵老师收拾好试卷,对秦汉说道:“秦汉,跟我来办公室。”
秦汉站起身来,跟在赵老师身后走出了教室。教室里的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赵老师会和秦汉说些什么。
“秦汉刚才回答的问题是不是蒙的?”
“是不是赵老师提前告诉秦汉的?”
“为啥?”
“还不是为了鼓励咱这些差生?”
“你们说,赵老师会不会狠狠地批评秦汉一顿啊?”
“说不定,谁让他考了个零分呢。”
“我觉得不一定,刚才秦汉回答问题不是挺厉害的嘛。”
隋缘听着同学们的议论,心中有些担忧。她决定等秦汉回来后,一定要好好安慰他一下。而宋词,则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失落。
唐朝则又恢复了他那副嘻嘻哈哈的样子,他拍了拍宋词的肩膀,说道:“别想那么多了,说不定秦汉回来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在办公室里,赵老师让秦汉坐在自己对面,然后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秦汉,你刚才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让我很意外。刚才回答的问题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秦汉点点头。
“我感觉你平时懵懵懂懂的,今天怎么突然?你平时怎么考试总是成绩不理想?”
秦汉摇摇头。
赵老师狐疑的看着秦汉。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从你刚才回答问题就能看出来。你小子将来有出息。不要在意平时的考试成绩。”
赵老师居然鼓励起了秦汉。
秦汉抬起头,看着赵老师,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他说:“赵老师,去之前确实不会,但是现在我会了。”
赵老师问:“突然就会了吗?”
秦汉回答道:“嗯!”
赵老师大喜过望:“开悟了,开悟了。”
赵老师高兴的像一个孩子。
秦汉一本正经的告诉赵老师:“我突然发现我并不是不会这些知识,只是我不想按照常规的方式去考试。我觉得考试并不能真正检验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探索。”
赵老师听了秦汉的话,微微一愣。她没想到,一个初中生竟然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她看着秦汉,认真地说道:“秦汉,你的想法很独特,也很有深度。但是,你要知道,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暂时还无法摆脱它。你可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索精神,但也不能忽视考试。你明白吗?”
秦汉点了点头,说道:“赵老师,我明白。我以后会努力在考试和自己的学习方式之间找到平衡的。”
赵老师欣慰地笑了笑,说道:“好,老师相信你。回去之后,要好好努力,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秦汉站起身来,向赵老师鞠了一躬,说道:“谢谢赵老师,我会的。”
说完,秦汉转身走出了办公室。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要开始改变了。他要让同学们和老师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将来的唯一标准,当然,好成绩还是要考的。
当秦汉回到教室时,同学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他没有理会那些目光,而是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隋缘转过头来,轻声问道:“秦汉,赵老师没批评你吧?”秦汉看着隋缘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微笑着说:“没有,赵老师还鼓励我呢。”
宋词看着秦汉,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而唐朝则凑过来,笑着说:“秦汉,你可真是个‘神秘人物’啊,快跟我们讲讲,赵老师都跟你说了什么?”
秦汉看着唐朝那充满好奇的脸,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就是让我好好学习。”
唐朝继续追问说:“还说啥,还说啥?”
秦汉回答说:“还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希望。”
说完,他便低下头,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扬长而去,宋词和唐朝紧紧的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