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颤抖着双手,率先朝着太子跪下,说道:“太子殿下不愧是我们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啊!您不徇私情,公正严明,这才是我们百姓心中的好太子,这才是一代明君呀!”(老者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得沙哑,心中满是对太子的感激和敬佩,想着终于能为自己和乡亲们讨回公道,身子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
紧接着,其他百姓也纷纷跟着跪下,齐声高呼:“太子殿下圣明!太子殿下万岁!”
一个年轻的后生,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暗暗想道:“原本还担心太子会偏袒刘太傅一家,没想到太子如此公正,我们总算有盼头了。”(后生的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眼中满是感激,喃喃自语道:“这下我们不用再担惊受怕了,孩子也能过上安稳日子,多亏了太子殿下啊。”(她亲了亲怀中孩子的额头,心中满是对太子的感恩 )
人群中,一位朴实的农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激动地说道:“太子殿下为我们做主,以后我们一定加倍努力种地,报答太子的恩情!”(农民粗糙的脸上绽放出憨厚的笑容,下定决心要用辛勤的劳作回报这份公正 )
一时间,百姓们的赞美声此起彼伏,他们对太子的敬意和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于是,云逸他们按照太子云胜武的吩咐,搬出了从太子空间里拿出的一摞摞银票和银两。云逸和其他随从们有条不紊地将这些财物分发给村民们,他们对照着之前的记录,按照以前刘知府收走老百姓的银两数量,逐一进行退还。
村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眼中满是期待和惊喜。当他们接过那沉甸甸的银两时,许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捧着退还的银两,声音颤抖地说道:“这可是我们一家的救命钱啊,太子殿下真是我们的大恩人!”(老人说着,就要给云逸等人下跪,被云逸赶忙扶起 )
另一位中年男子眼中闪着泪光,感慨道:“被刘知府搜刮去的钱,我们以为再也拿不回来了,没想到太子殿下如此公正仁慈,让我们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男子紧紧握着手中的银两,仿佛握着全家的未来 )
家家户户拿到银两后都感激涕零,他们纷纷朝着太子所在的方向磕头谢恩。
与此同时,云二也拿着从太子空间里取出的各种粮食种子,走街串巷地分发给村民们。她耐心地教村民们如何挑选合适的土地,如何播种、施肥和灌溉。很多村民以前在常县令兄弟两人的教导下,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种植方法,所以云二的教导进行得颇为顺利。
“大家记住,播种的时候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这样才能保证种子顺利发芽。”云二一边示范,一边细心地讲解着。(云二的脸上洋溢着热情和专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
村民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回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久,原本荒芜的庄稼地里长出了一片片绿油油、茂盛的庄稼,各类瓜果蔬菜琳琅满目。
而云3和云4也没闲着,他们带领着工匠和村民们开始为老百姓们修建道路和水渠。他们勘测地形,规划路线,搬运石料,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大家加把劲,早点把这路修好,以后大家出行就方便多啦!”云山大声地鼓励着众人。(云3卷起衣袖,亲自搬运着沉重的石块 )
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下,一条条平坦的道路逐渐延伸开来,一道道水渠蜿蜒流淌,为农田带来了充足的水源。
这里后来又办起了书院,无论男女老幼都有机会走进书院识字读书。先生在课堂上认真地教导着孩子们,孩子们则睁着好奇的眼睛,努力学习着知识。
“这个字念‘仁’,大家跟我读……”先生的声音在书院里回荡。(孩子们整齐地跟读着,清脆的声音充满了希望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逐渐恢复了生机与繁荣。太子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了一代传奇佳话。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在街头巷尾闲聊时,都会提起太子的善举,心中充满了对太子的敬仰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