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女走到老者面前,泪眼婆娑地握住他的手,声音哽咽道:
“老爷爷,我听奶奶说过我……我爷爷的故事。感谢您这么多年一直坚守承诺,寻找我们。”
老者连忙扶起她,眼眶微红,“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
你爷爷是我一生中最亲密的战友,他救了我的命,我答应过他,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你们。”
说着,老者颤巍巍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那封已经发黄、被他珍藏了几十年的信,郑重地递给了中年妇女。
“这是你爷爷当年在战场上托付给我的信,现在我终于可以完成他的遗愿,交给你了。”老者的声音充满了沧桑与感慨。
中年妇女小心翼翼地接过信,双手颤抖地展开那脆弱的纸张。
信上,爷爷的笔迹虽然已经有些模糊,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
她泪眼婆娑地默读完信,再次向老者表达感激之情。
此刻,主持人却询问道,“这位女士,你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这封信的内容吗?”
中年妇女抬起头,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微微点了点头。
她深吸一口气,用略带哽咽的声音朗读起信中的文字
“翠花,祖国需要我,百姓需要我,接下来这一仗凶险万分,我应该回不来了。”
“你莫要悲伤,也勿要念我,再寻个好人家,嫁了吧!”
随着中年妇女读完信,现场陷入了一片沉寂,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观众们无不为这个深情的故事所打动,老者的眼中也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他明白,这封信承载着富贵老班长对他爱人的最后嘱托和祝福。
很显然,这是个带着悲情却圆满的结局,抗战年代的战士们却很吃这一套。
眼看这个故事已经在掌声中迎来了尾声,众人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可就在这时,收音机中却再次传来了一段让他们有些许费解的话。
“老爷爷,我家的娃上学的事……”中年妇女的声音再度传来。
老者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他温和地看着中年妇女,轻声问道:“你家的娃上学有什么事吗?”
中年妇女有些局促地捋了捋头发,声音略带羞涩地解释道:“老爷爷,现在城里的学校学位紧张。
我家孩子马上就要到上小学的年龄了,可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
我听说,老战士的子女可以享受到一些教育的优惠……”
说到这里,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小。
“国家现在不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免费上学了吗?”
老者疑惑地问道,他对近年来的教育方面有所耳闻,但不太清楚具体的实施情况。
就在这时,主持人却插话道,“老同志放心,这位女士的孩子既然是烈士的后裔,肯定能享受到相关的福利补贴……”
真正的话尾音也终于出现了。
回平城的路上,婷婷问老者道,“耶耶,富贵爷爷的后人找到了,您还有什么未尽的心愿吗?”
就在这时,画外音却再次出现,“老者望向了孙女,凝视了良久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