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罗倾城一身官服,手捧着“农事改善计划”,昂首挺胸地站在百官之列。
他深知,今天是他能否在大乾王朝,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战。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威严地扫视群臣,沉声道:“众爱卿,今日可有本要奏?”
罗倾城向前一步,大声说道:“臣,司农官罗倾城,有事启奏!”
“准奏。”
罗倾城将计划书呈上,侃侃而谈:
“臣经过多日调查研究,发现我朝农事存在诸多弊端,导致粮食产量低下。
百姓生活困苦。
臣特拟定‘农事改善计划’,恳请陛下御览。”
皇帝接过计划书,细细翻阅,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然而,不等皇帝开口,礼部官员李福便跳了出来,一脸痛心疾首:
“陛下,万万不可啊!
这罗大人初来乍到,便妄图改变我朝祖宗之法,实在是大逆不道!”
“是啊,是啊,祖宗之法不可违啊!”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仿佛一群被踩了尾巴的猫。
罗倾城感觉自己,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压力很大。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冷眼看着这些老顽固。
心中冷笑:就你们这群家伙,还想阻止我掌控全场?
这时,户部侍郎孙浩也站了出来,怪声怪气地说道:
“罗大人,你这计划书写得天花乱坠,可实际上却华而不实,不过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声罢了!”
“孙大人此言差矣!”
罗倾城据理力争,“臣的计划,可是经过……”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大臣们的反对声淹没了。
朝堂之上,一片喧哗,仿佛菜市场一般。
皇帝看着眼前这一幕,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罗倾城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误入狼群的,小绵羊,孤立无援。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变得凌厉起来。
他缓缓地扫视了一眼群臣,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看来,今天这场辩论,不好进行了啊……”
他低声自语道,手中紧紧地攥着一份卷轴。
罗倾城不慌不忙,嘴角噙着一抹冷笑,从袖中缓缓掏出,一卷厚厚的卷轴,啪地一声甩在面前的桌案上。
“诸位大人口口声声,说下官哗众取宠,那下官就用事实说话!”
他环视一周,眼神锐利如刀。
“这里面,是下官走访各地,亲手收集整理的农事数据!
哪位大人想质疑,尽管上来看看!”
大臣们面面相觑,原本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几个胆大的凑上前去,仔细翻阅卷轴上的数据,脸色逐渐由轻蔑变得凝重。
此时,一位大臣突然说道:“这些数据可能是伪造的。”
罗倾城马上回应道:“大人莫要血口喷人,这些数据来自于西南的李家村、东北的赵家村等。
具体农户姓名为李老三、赵老四等,陛下若不信,可随时派人去核实。”
这位大臣听后当场语塞。
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了,各地农田的土壤情况、灌溉情况、以及粮食产量,甚至还有各地,百姓的生活状况,简直比户部掌握的数据还要详尽!
李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这罗倾城看着年轻,竟然还有两把刷子。
“就算你这些数据是真的,”李福梗着脖子,负隅顽抗。
“但想要改变我朝,沿袭数百年的,农耕方式,谈何容易!
百姓们世世代代都这么种地,你让他们改变,他们会接受吗?
到时候闹出乱子,谁来负责!”
罗倾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李大人,你说的这个问题,下官早就想到了。”
他故意顿了顿,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才慢悠悠地说道:
“下官自有办法,让百姓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新的农耕方式!”
他再次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皇帝身上,拱手道:
“陛下,请给臣三天时间,臣定会让诸位大人,以及天下百姓。
看到臣的计划,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