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他们俩这样的反应,江波更加肯定老鼠肉在这时是非常珍贵的。
大家整年也难得吃到几回肉,哪怕老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闫富贵笑了笑说:“秦淮茹啊。”
“刚才的事我当没听见。
那行,你们聊。”
秦淮茹闻言,无奈地看着江波,而他也只能苦笑着应付着这个棘手的状况。
说完这番话后,他却没有离开,而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这一来一回的工夫,院子里围过来瞧热闹的人又多了几个。
秦淮茹对江波说:“波子,我刚刚抢先说了,这两只老鼠得给我,行吗?”
“行。”
江波简短回应。
秦淮茹见他答应得很爽快,不禁喜上眉梢。
“谢谢你,波子。”
她伸出手想要从江波手里拿过老鼠。
但没料到的是,江波的手一闪避了开去,随即说道:“行啊,不过我得跟你要点儿东西来换。”
“方才三大爷说要给三斤玉米面换这耗子,你又能给我多少呢?”
秦淮茹略显不好意思,瞄了一眼周围的三大爷和其他围观的人们,还是硬着头皮开口,“波子啊,你能不能帮个忙呢。”
“能。”
江波简单明了的回答让秦淮茹眼睛一亮。
心中暗想,这小伙子虽然一开始态度不太热络,紧要关头却还是和往常一样肯给面子。
还没等她高兴完,就听江波接着讲:“要是你能出跟三大爷同等的价,我就优先跟你换。
你看如何,够义气吧,秦姐。”
听了江波的话,秦淮茹顿感堵得慌。
她明明已经用言语暗示了好几次,然而江波有意无意的总是装傻,始终没有顺水推舟接她的茬。
跟贾张氏比起来,秦淮茹还算是个懂礼的人,不好意思明说白要东西。
“你看这样,三斤玉米面我先欠着,等到时候有钱有了粮我就还你。”
院里的看客渐增,这让有些焦急的她赶紧道。
“好吧那咱们就算定了。
多谢啊波子!”
她急切伸手便想拿走那两只耗子。
“慢着!秦姐”
,“这事不能这么办”
。
江波坚定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要么你直接把粮食带来换,要么我就先换了给三大爷。”
他又接着解释,“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我自己也几天没什么进食,现在急需这些粮食来糊口。”
“等你有钱还我的时候我已经饿坏了。”
此言一出引发现场人小范围议论和窃笑。
在场的人都明白江波的意思虽直白,可确实有几分实在。
众所周知的是,贾家借粮历来有借无回。
只是每遇到此类事情,易忠海大爷总是以“互谅互助、维系和谐邻里关系”
为由偏袒贾家罢了。
鉴于丈夫贾东旭是妻 ** 一层关系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们一般不愿多生事端,选择容忍忍耐。
但这天江波点到了贾家的痛处,并且当时并没有人在院中主持局面,因此众人心态较为观望与看笑话。
“波子你咋能那么讲呢”
。
秦淮茹涨红了脸。
“不乐意就算了,不必说那么多难听话嘛。”
这是她来到此院落第一次遭遇这样的情况,感到颜面扫地,最后红着眼夺眶而出离开了现场。
而这时的三大爷反而觉得轻松,“好了好了波子少说几句吧,毕竟秦姐也并非存心坏。”
但江波只笑了笑,并未再多做回应。
心中想着:
你这老登啊,要是真想劝架,刚才怎么就不说话呢?现在人都走了,在这儿说些大话有什么用。
“既然淮茹不换了,咱们爷俩继续聊聊,三斤棒子面换不换?”
“行。”
江波心想,跟谁换不是换,结果都一样。
尽管三大爷闫富贵有点贪小便宜、心思较多,但是在四合院里,总的来说还算讲道理。
“但是我还得问一下,这三斤棒子面是有现货吗?”
“我急等着用呢。”
闫富贵笑着咧了咧嘴,指着江波:
“你这个小子!”
“跟我回去拿吧。”
说完闫富贵拉着江波,让他在屋门口等一下,自个儿进屋舀了三斤棒子面装进了面袋子,随后拿出来递给江波。
院子里面人多眼杂,他害怕再生出什么枝节来,想尽快完成这件事儿。
江波拿着从三大爷那儿换来的三斤棒子面回到自己那简陋的小屋里放好。
“以后有条件了,还是得弄些家具来。”
这三斤棒子面粉够撑过这几天不用饿肚子,但也不能这样干等着坐吃山空。
于是他准备上山试试运气。
毕竟他的某些技艺还需要实际操练才能更娴熟。
看了看时辰还早,不到午饭时间,于是立即出了门把门反锁了往西山去了。
前院那边:
三大妈杨瑞华正在烧水准备做疙瘩汤。
易忠海和刘海中工资较高,在轧钢厂都是高级技工,月收入能达到四十多块钱。
闫富贵虽然只是位小学老师,月薪三十几块,但因为他擅长持家过日子的本事,家里虽有六口人在困境时期也未挨过饿。
三大爷突然冲进来舀面又很快出去,手里拎着不明物体又进来了。
杨瑞华视力不太好眯着眼一看还以为看见了耗子,被吓得不轻:“哎哟,老鼠!”
闫富贵笑道:“别怕,已经死了。”
当被告知是用三斤玉米面和江波换的老鼠后,她也赞同道这真是划算了,这年景连耗子肉都不易获得。
若是放在市面上至少还能换成五斤面。
杨瑞华满意地点点头打算好好处理老鼠肉留到晚上给孩子们回来时吃。
这对老夫妻精明勤恳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年代显得格外适应。
初春寒冷,越向西走,靠近山的时候就愈发感受到刺骨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