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全体官员除了知情的几位,剩下大臣都是张大嘴巴,惊愕到下巴脱臼。
沈浩在说什么。
他居然叫陛下老师!
宣德帝淡淡道:“诸位爱卿不必惊讶,沈浩是朕的弟子,从科考前,沈浩的文章都是朕在教导。”
卧槽!
一瞬间,群臣看沈浩的目光就像在看天选之子。
你有这层关系你早说啊。
难怪陛下执意让你当女婿。
然后诸位朝臣就开始恭贺宣德帝。
一个个马屁飞起。
核心意思就是名师出高徒。
就是因为有陛下这样的名师,才有沈浩这样的大才。
也只有陛下才能教出十六七岁的状元弟子。
这马屁,拍得邦响。
宣德帝丝毫不匆忙,听了快半刻钟,才让诸位臣子安静下来。
而朱清,全程瞠目结舌,瞪大眼珠子,就那么看着沈浩,说不出话来。
沈浩笑着对朱清道:“你看,我就说我老师很厉害,这不是吓着你了。”
“你也不想想,我没有天下最厉害的老师,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和文章,又当上状元。”
“顺便还创造了两种新字体。”
“要换做让你教就不行,就一个传胪,还没了。”
“你,你……”
朱清一口气没倒上来,又是一口鲜血喷出去,脑袋意外,生生被气晕了。
昏迷前他心里狂骂沈浩不是人,不讲武德,居然阴他。
沈浩撇撇嘴:“切,我还没发力,你就倒下了。”
周围官员愕然。
你都给朱清大学士气到吐血,气到晕过去,居然还说没发力。
那你发力后是什么样子,难不成要学赵如风,独战群臣?
而赵如风,他看沈浩的表现,双眼都是放光的,真想高喊一声,吾道不孤。
所以,沈浩必须争取到他的手下,好好培养,一定能超过他。
可不仅仅是他。
严世蕃看沈浩的眼神也不对劲儿。
他也想着该如何能让沈浩来他手下。
等到多年后,以沈浩的聪明才智,大概率又是一位首辅大臣。
到时候,他有个诗仙继承人,也能跟着名垂青史了。
四大门阀世家的官员则一个个暗中庆幸。
还好他们没对沈浩出手。
要不然被气吐血气晕过去的可就是他们了。
而且,沈浩还是陛下亲手教导的弟子。
他们被气死都没地方说理去。
顿时。
四大门阀世家的官员也在盘算着,看能不能拉拢沈浩。
虽然沈浩的确坑了他们世家,但沈浩是有真本事的。
沈浩未来也一定会是朝中重臣,被重用。
现在就看沈浩最后会被安排到六部中的哪一部。
同时,一位一直没有说话,却站在朝臣最前排,旁观沈浩表现的老人,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此人正是任乘风的父亲,齐国公。
今日他上朝,主要是为了看儿子选择的沈浩究竟如何。
现在看来,还不错。
虽说他赢过朱清有取巧的地方。
但能初入朝堂就给朱清气晕过去的,沈浩也算是第一个了。
而且沈浩说得没错,现在的文人,自命清高,不把百姓放在眼里,这些文人,无论名声再怎么高,也只能在翰林院读一辈子书,没机会去祸害百姓。
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地方百姓。
这时候宣德帝开口:“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意见了,那朕便封金科状元沈浩为长公主驸马。”
“臣等恭喜陛下。”诸位大臣连忙开口。
这时候他们谁敢反对,怕是下一个被杀鸡儆猴的就是他们了。
沈浩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
总算先给媳妇赢到手了。
只是。
择婿一事刚说完,赵如风就等不了了:“陛下,微臣奉命组建商部,如今部分官员前往北方,商部十分缺少人手。”
“正好,沈浩本就是提出组建商部之人,如今又高中状元,微臣恳请陛下将沈浩调到商部,协助微臣统筹商部,为大京效力。”
他的话一出口。
顿时朝中所有大臣都面露愤怒。
好你个堂堂正正赵如风。
我们都还没说什么,你先偷家了。
当时严世蕃便反驳:“陛下,微臣觉得赵侍中所言有差。”
“商部虽然重要,但有赵侍中主持,足矣。”
“反倒是沈浩,才学过人,未入朝前多次提出利国政策,若是安排进商部,属实大材小用。”
“所以微臣恳请陛下将沈浩调入微臣的中书府,协助微臣修订国策,造福百姓。”
众多大臣也不可思议地齐齐看向严世蕃。
严世蕃,严首辅。
你当个人吧。
居然用未来中书令的官职来诱惑沈浩,太不讲武德了。
赵如风也没想到严世蕃上来就给他一刀。
好好好。
严老匹夫,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你都不要了,那咱们就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