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和殿的后门,康熙缓缓的下了肩舆,径直绕过大殿的须弥座,出现在了前殿的丹陛之上。
“皇上驾到!”魏珠扯起公鸭嗓,大声喝道。
“奴才等,恭请圣安!”
“起喀吧!”
“谢皇上。”
“诸位臣工,值此中秋佳节,吾等一起赏月……”康熙确实是年纪大了,一唠叨就没完没了。
一刻多钟后,康熙才摆着手,大声说:“都坐吧!”
“谢皇上。”
等众人坐稳之后,天色正好擦黑,康熙扭头望向魏珠。
魏珠会意,大声下令:“掌灯!”
不大的工夫,整个太和殿前的广场,灯火辉煌,亮如白昼。
和一般王公之家不同,康熙用膳,从来都是三张长条桌,外加一张用膳桌。
没办法,菜肴太多了,不用三张长条桌,根本摆不下。
康熙落座之后,忽然招手道:“小十五,今儿个是中秋佳节,你来侍膳。”
胤禑有点懵圈,以为自己听错了,踯躅而不敢擅动。
自大清入关以来,还从无皇子阿哥,亲自替今上夹菜端碗的先例。
“小十五儿,还楞着干什么,朕馋酒了!”康熙提高了声调,再次向胤禑招手。
这一下,胤禑真听清楚了,康熙觉得他受了委屈,故意给他长脸呢。
在大庭广众之下,今上给脸,胤禑必须兜着!
胤禑只得硬着头皮,走到膳桌前,拿起酒壶,替康熙斟满了一盏酒。
一旁的侍卫们,手抚刀柄,虎视眈眈的盯着胤禑的一举一动。
台下的群臣们,都眼巴巴的望着伺候倒酒的胤禑,暗自叹息不已。
唉,皇上他老人家,是真宠愉王啊!
康熙举起酒盏,笑眯眯的说:“这一盏,专为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之贺!”
广场上大小臣工们,一齐举盏,齐声道:“为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之贺!”
“这一盏,敬天法祖!”康熙站起身子,将盏中酒,洒到了丹陛的金砖之上。
“这一盏,谢天下臣工!”康熙双手捧盏,略微低了一点点龙首,把姿态做得十足。
“皇恩浩荡!”在礼部司官的赞礼下,大家都跪下谢恩。
仪式进行完毕之时,天色已经黑透了。
此时此刻,一轮弯月出现在广阔的天际上,散发出银芒的月光,瞬间洒遍整个太和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不虚也。
“小十五,你怎么夹菜的?朕要吃鸭肠!”
“小十五,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儿,都是朕把你惯坏了呀!”
一旁的魏珠,心想,这哪里是惯坏了啊,明明是圣宠无双啊!
台下的老八,轻声一叹,唉,十弟啊,十弟,你何苦主动惹事呢?
步军统领隆科多,暗自庆幸不已,幸好他对胤禑格外的敬重,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内务府郎中年希尧,心里暗挑大拇指,对父亲年遐龄的远见卓识,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次,老四府上办喜事,年羹尧居然不露面,也不送礼。
而年遐龄呢,不仅献上了厚礼,还抱病亲自出席宴请。
老四一口扪了盏中酒,心情不知道有多爽!
他是从不结党的孤臣,铁杆好弟弟胤禑的圣眷越浓,对他肯定越有利。
不然的话,即使得到了大位,也难以压制住旗主诸王和老八。
唉,八弟啊,你就不能退一步么?
只要想起老八,老四就格外之惆怅!
人都是有感情的,过去的亲如手足,老四记忆犹新。
但是,大位只许一人坐上去。
老八不退,老四也不可能退,唉,曾经穿一条裤子嫌肥的好兄弟,好基友,眨眼变成了死敌!
不过,老四心里明白,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纯真友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胤禑拿着一双银筷,在魏珠的当面提点下,逐渐熟悉了康熙的饮食习惯。
康熙特别爱吃肉,尤其是油水十足的鹿肉,一口咬下一大块。
如果是现代,胤禑肯定要劝自家的老人,少吃红肉,多吃鱼和蔬菜,而且,只吃七分饱。
可是,谁叫康熙是皇帝呢,胤禑根本没胆子多嘴多舌。
哦,朕广有天下,吃口肉都不成么?
类似的灵魂之问,其后果,胤禑根本承受不起。
康熙用膳,根本没有只夹三筷的规矩,想吃啥,就用眼神示意胤禑,多夹点!
胤禑也不敢多嘴多舌,反正吧,康熙想吃啥,他就夹啥,一准儿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