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胤禑和张廷玉一起共事的时间,也不算短了。
但是,像现在这样并肩坐一起,商议明发上谕和讨逆檄文,这还是头一遭。
张廷玉不敢和胤禑有私交,担心遭了康熙的忌。
胤禑也看不上,张廷玉这种工于心计的老官僚!
所以,他们两个人,以前每天坐在同一间值庐内,却几乎不说话。
时间一长,以他们两个的城府,也都明白了,对方的身上,满满的都是同类的气息!
在顶级天龙人的圈子里,同类往往相斥!
比如说,在张居正的小圈子里,绝不可能出现高拱式的门下。
本质上,张居正和高拱,都喜欢揽权,都要说了算。
所谓,阁内无二首,这就注定了,张居正和高拱,水火不相容。
不过,胤禑把张廷玉看得很透,可谓是纤毫毕现。
而职业老官僚的张廷玉,却看不明白,胤禑的胸怀大志!
这其中嘛,除了胤禑不揽权不结党之外,胤禑和曹佳氏不仅有奸情,还整出了个小野崽,简直太具有迷惑性了!
不管是康熙,还是张廷玉,他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始终看不出,胤禑和阿瞒、巨君之徒,有任何相似之处。
搞文字工作,张廷玉肯定比胤禑更擅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不过,既然康熙发了话,让胤禑和张廷玉共同商议大事,胤禑总要装个样子给他看看嘛!
在皇权砖制时代,敷衍皇帝的形式主义,永远都会存在。
等初稿拟好之后,又经过了仔细的推敲,张廷玉又和胤禑一起,来见康熙。
康熙自然也没闲着,他把御前三大营的统领和参领们,召进行宫里,挨个进行抚慰。
经过广泛的谈话交流之后,康熙终于搞明白了,太子居然能把手伸进御前三大营?
帮着太子干坏事的核心人物,不是旁人,正是太子的奶公,内务府总管凌普。
凌普利用总管的职权,大肆捞黑钱,然后,暗中撒给御前三大营的将领们。
实话说,如果是胤禑暗中拉拢高级将领,即使有点效果,也不可能太好。
但是,凌普代表的是太子,这就迥然不同了。
康熙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又中过风,右臂不太灵便。
老主子的身体不大好了,心思灵活的老奴才,为了保住富贵,难免要和新主子,有所勾搭了!
历史上的和中堂,就有常保富贵的幻想!
可是,和中堂帮着太上皇,拼命的压制嘉庆,一旦山陵崩后,焉有活路?
“衡臣,拟旨,剥了凌普的皮,其家小一概贬入辛者库为奴!”
赢家必须通吃!
既然康熙赢了,那就随便剥了凌普的皮。
若是太子赢了,康熙逃不了建文帝的下场。
朱老四故意派人到处去找建文帝,呵呵,也就是不想承担弑君的恶名罢了。
张廷玉不愧是刀笔吏中的佼佼者,以他为主,草拟的上谕和檄文,康熙几乎一字未改的下发了。
在皇权砖制时代,不管幕后如何恶臭,表面上,总要讲究个师出有名。
二废太子的上谕,以及讨逆檄文,一起明发天下之后,就意味着胤礽彻底完了!
实际上,明发天下的上谕,主要是针对蒙古草原的王公贝勒们。
康熙看得很清楚,胤礽的外援,必在草原之上。
果然不出所料,半日后,梯次洒出去的侦骑来报,距离行宫五十里以外,发现了一股大约万人的蒙古骑兵,正往北面逃窜。
直到此时此刻,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康熙叹息道:“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胤禑其实已经想到了,却故意闭紧嘴巴装傻。
胤礽想作乱,除了勾结御前三大营之外,必然要寻求蒙古外援的帮助。
而胤礽的三女婿,正好是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
现在,康熙还有啥不明白的?
胤礽先派梁九功,故意在行宫里纵火,逼迫康熙离开行宫。再利用前锋营和骁骑营里的暗线,故意制造内部混乱。
当御前三大营都乱成一锅粥之时,胤礽的好女婿阿喇布坦,再率军给予康熙致命一击。
说实话,胤礽安排的真不错,很有可能成功!
然而,康熙棋高一招,提前下旨给胤禑,命他节制直隶诸军。
说来也甚有趣,上次复立太子之时,胤禑出了大力。这一次,粉碎胤礽弑杀君父阴谋的,还是胤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