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八章 终章百年一瞬(2 / 2)窃情首页

在紫金山燃烧之前。

时间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历史上同时镌刻了所有生者与死者。

苏青瑶眼中泪花闪动,似一只活在夏末的寒蝉,不断扑打羸弱的翅膀。她合上相册,离开档案室。恰逢一堂课结束,电铃抽搐着发出喊声……苏青瑶有如触电,在这紧促的铃声中,潸然泪下。

放课的青年人拎着书本大步走过。

他们不知这位老妇是谁,又因何事泪流,只是觉得奇怪。

徐明荐连忙跟出来,一手抚着母亲的背,一手合上相册,轻声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去吧,有空再来。”张同志也适时递来手绢。苏青瑶擦擦泪,点头,坐回车上。

用过晚饭,苏青瑶想出去散步,顺带思考一下演讲稿。徐明荐听了,正要去拿外套,跟着一起去,却被苏青瑶阻止。她说她想独自静静。徐明荐不肯,怕她出事。苏青瑶调侃道,我没老到那个地步,这份孝心还是留给你爹吧,他才是到了要老年痴呆的岁数。

出门,行道路上满是金黄的银杏叶,她小心地踩在上头,缓慢地走、走……直至精疲力竭,她回头,才发现自己真的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她想她知道演讲要说什么了。

回到招待所,苏青瑶打开笔盒。

里头放着一枚随身携带的印章,早已用手打磨得无比圆润。

她取出纸笔,写:同学们,我今天要与你们谈谈娜拉,她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笔下的一个人物……笔尖沙沙作响,关于过去,也关于未来。

正在写结语:

呐喊之后是彷徨,彷徨之后是呐喊,周而复始。

所以这个世界总会有娜拉,而娜拉总是要走的。至于以何种姿态关上那扇门,娜拉走后又会怎样,死去、归来、永不回来……以上,需要你们自己解答。未来的青年应当比过去的青年更有知识,倘若一个百年不足以找到答案,还会有下一个百年。相信你们会做的比我们更好。

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招待所的电话铃突然响了。

苏青瑶停笔,接起,听筒那头传来一个带笑的男声。

“喂,听得见吗?”

苏青瑶觉得那音色有几分耳熟。

她头稍侧,以老年人那独有的缓慢而轻柔地声调回复:“听得见。请问是哪位?”

“是我,于锦铭。”

苏青瑶愣住了。

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层层浮上心头,唏嘘、感慨、欣慰……每样都有一点,但每样都不是。听筒里,响着电流的滋啦声,富有节奏的细小噪声,从耳畔跳跃到眼前,一根根波动的细线,化作岁月的长河滔滔逝去,湮灭,露出河床早已打磨圆润的卵石。

“啊……是你啊。”她微笑说。“你是怎么打到这里来的?”

“报纸刊登了你回访大陆的报道,”他说。“我看到后,托熟人向文联打听了一下,然后就要到了旅店的号码。”

“原来是这样。”

她笑着询问起他的近况。

他说:三年内战,三年抗美援朝。六年的仗指挥完,退居二线,起初在北京生活,之后被派去莫斯科学习,可惜没过多久,咱们跟苏联搞不好了,就回来。接着受上级指令,被调派到新疆待了几年。后来完全退休,就回到哈尔滨休养,现在是北京、哈尔滨两头住,住北京的时候多一些。

“你呢?这些年,过得还好吗?”他也问她。

苏青瑶告诉他,她一直在香港大学教书,从讲师教到教授,期间结婚、生子,她独自前往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参与筹办妇女基金会……于锦铭低低应着,并不感到意外,报道对她的身份介绍的很详细。

待她讲完,他顺着话头说,两岸闭塞太久,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她写的书,可以作为收藏。紧跟着又玩笑道,算了,买来了也看不懂,只能放在架子上当装饰。苏青瑶便说,如果他想要,可以留个地址,等她回香港,托人带一本回深圳,再从深圳寄给他。于锦铭却说,不用了,十有八九不会看,何必去操那个心,太麻烦。苏青瑶点点头,说,也是。

“对了,这次回大陆,会来北京吗?来了,我请你吃饭。”

“恐怕不行,行程是提前安排好的,陪同人员每天都要向上级报备。”

有一阵短短的沉默,大概两秒。

然后他爽朗地笑道:“太可惜了,等下次吧!有机会再见。”

她微笑地重复:“嗯,有机会再见。”

扑噜一声,她挂断电话。

一段传奇就此结束。

年鉴

1903 年 徐志怀出生于浙江省鄞县

1909 年 谭碧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吴县

1911 年 贺常君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

1912 年 中华民国建立

8 月 于锦铭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

11 月 苏青瑶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

1919 年 五四运动

1925 年 五卅惨案

1927 年 北伐军占领上海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9 月 26 日 上海抗日救国会组织 20 万人游行

1932 年 一二八事变

11 月,中共地下党联络员贺常君被捕入狱,当月于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1933 年 3 月 热河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张学良引咎下野

1936 年 12 月 12 日 西安事变

1937 年 卢沟桥事变

8 月 淞沪会战打响

11 月 12 日 上海沦陷

12 月 13 日 南京沦陷

1938 年 武汉会战

1945 年 9 月 2 日 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6 年 6 月 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年 《婚姻法颁布

1972 年 香港颁布《婚姻改革条例

1977 年 谭碧于上海去世,享年 68 岁,其全部遗产归于养女谭青青。

1980 年 受文联邀请,苏青瑶携独子徐明荐回访大陆,途径上海、南京。

1986 年 原空军上校于锦铭因身患癌症,抢救无效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逝世,享年 74 岁。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

12 月 香港知名实业家、前香港总商会副主席徐志怀在香港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不幸逝世,享年 94 岁,葬于香港将军澳。

2008 年 3 月 原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讲席教授苏青瑶因呼吸心跳骤停于香港逝世,享年 96 岁,合葬于香港将军澳。根据遗嘱,她将名下大部分遗产用于建立助学基金,为经济有困难的女学生提供生活津贴。

5 月 512 汶川地震

8 月 北京奥运会开幕

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他们存在。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