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宜肺扶正抗癌汤(1 / 2)我用AI制造神药首页

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双大附一医院的门诊大楼上。医院里,人来人往,嘈杂声交织在一起。

岳阳医生的诊室里,依旧忙碌而有序,梁巧俏护士在一旁协助整理病历,中医硕士研究生敖欣彤和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舒筒,眼睛紧紧盯着岳阳,不放过他诊断时的任何一个细节。

就在这时,诊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走了进来。他叫李大山,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稀疏,像冬日里的枯草,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藏着一段与病魔抗争的辛酸。李大山的背微微佝偻,走路时小心翼翼,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医生,救救我吧,我这把老骨头快撑不住咯。” 李大山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绝望,就像老旧的风箱发出的声响。

他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坐下,动作迟缓得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岳阳抬起头,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温和地说道:“大爷,您先别着急,慢慢说,哪里不舒服?”

李大山叹了口气,苦笑着说:“医生啊,我这病可怪了,看了好多医院,找了好多医生,都没个准信儿。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皮球,被踢来踢去,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说法,可就是治不好我的病。”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可眼神里却满是无奈。

原来,李大山几个月前开始频繁咳嗽,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没太在意。可后来,咳嗽越来越严重,还时常伴有胸痛,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拉着一口破旧的风箱,沉重而艰难。

“我在网上看到了您的事迹,岳医生,就想着来碰碰运气,您可一定要救救我啊。” 李大山的眼里闪烁着一丝希望,紧紧地盯着岳阳。

"医生,我这肺里是不是养了群鸽子?"李大山泛黄的假牙缝里漏出几声干笑。

他抖开CT片的手势像在展示传家宝,白炽灯下,右肺叶的肿瘤阴影如同台风过境的云图,边缘还带着淋巴结转移的闪电纹路。

护士梁巧俏的鼻翼微微翕动——老人身上混杂着云南白药贴膏的辛辣与靶向药代谢后的金属腥气。

中医硕士敖欣彤的瞳孔在阅片灯前收缩成针尖:"肾上腺转移灶像葡萄串……这得是IV期了吧?"

岳阳的AI眼镜自动调出患者五年来的就诊记录:7家三甲医院、12次化疗、3种靶向药,最后那张基因检测报告上,"无可用突变靶点"的结论像死刑判决书般刺眼。

"李叔,您这鸽子窝可比鸟巢还热闹。"他指尖划过CT片,全息投影瞬间将肿瘤血管网放大成血色蛛网。

"网上说您能让癌细胞跳广场舞?"老人突然剧烈咳嗽,痰液喷在实习生舒筒的白大褂上,绽开一朵带血丝的牡丹。

岳阳点了点头,认真地翻阅着李大山带来的一叠厚厚的病历和检查报告。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像中寻找着破解病魔的密码。

“大爷,您先躺到检查床上,我给您做个详细的检查。” 岳阳说道。

李大山费力地爬上检查床,岳阳戴上手套,开始仔细地为他听诊。刚一将听诊器放在李大山的胸口,岳阳的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李大山的肺部传来的声音异常杂乱,就像一堆破旧的零件在相互碰撞,没有一点健康肺部应有的清脆和规律。

“大爷,您咳嗽的时候,有没有咳出什么特别的东西?” 岳阳问道。

李大山摇了摇头,说:“就是些白痰,有时候感觉喉咙里像有个东西堵着,怎么也咳不出来。”

就在这时,李大山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身体不停地颤抖,脸涨得通红,像熟透了的番茄。他双手紧紧地抓住床边,指甲都泛白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不好,大爷呼吸困难加重了!” 敖欣彤紧张地喊道。

岳阳迅速做出反应,他一边安抚李大山:“大爷,您别慌,放松,慢慢呼吸。” 一边对梁巧俏说:“快,准备吸氧!” 梁巧俏迅速拿来氧气瓶,熟练地为李大山戴上吸氧面罩。岳阳则继续用听诊器监听李大山的肺部情况,同时用手轻轻拍打他的背部,帮助他排出痰液。

过了好一会儿,李大山的呼吸才逐渐平稳下来,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笑容:“谢谢你们,医生,我这病啊,就像个甩不掉的牛皮糖,天天折磨我。”

岳阳的表情却更加凝重了,他心里清楚,李大山的病情远比想象中复杂。他决定先为李大山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