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十声……
已经六十声了,虽然潜游一分钟对她来说尚有余力,但秦老道已是和师父邱识一般年纪的老道,他能不能憋那么远可真不好说。
余凉稳了稳心神,往前又数了十声。
六八、六九、七十……
有光!
余凉在漆黑的水中游了一路,终于得见一团极其微弱的光在前方波动着。
应是出口了!
余凉有如久旱逢甘霖,双脚一摆,很快就游到了水面。
清冽的水珠随着她的呼吸一起一伏,与喜极而泣的泪珠一同滑下脖颈又落回水中。
这条路太黑了。
黑到虽只游了短短的两分钟,却感觉一个人历经了世纪之久,不知前方是否有出口,她所作的努力又是否会有结果……
余凉抬起手,抹净了眼睫上的水,才彻底看清了眼前到底是个什么景象。
此处是一个巨大的露天溶洞,只不过露天处颇有些高度,阳光就穿过这道口子倾泻而入,洞顶则遍布着状若水柱的钟乳石。
河面前方有一片石岸,余凉松了口气,赶紧游过去上了岸。
果然,又给她赌对了。
通元派的祖先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留个退路。
三十声处可聚气,就代表这条暗河不是一条路闷到底。
七十声处得见光,七为艮卦亦为山,山不动则为止,可止不顺。
好一个三生万物、逢七必变。
通元派的先人选了这个地方建教立派,倒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余凉在岸上小坐了一会儿,待缓过力气后,便借着透进来的天光在附近仔细搜寻了起来,看看是否另有秘密旱道。
可惜四壁皆是钟乳石,不见半点能凿暗门的地方。
倒是沿岸摆着一圈大小不一的石块,有如人掌般小的,亦有近人高的巨石。
余凉从怀中掏出被油纸包裹着的火折子,竹管在油纸的保护下未进水,仍能使用。
尽管顶部是颇大的天洞,但石头上的细节之处,还是要举着火光方能辨别。
余凉一一细看,发现这些石块上都刻着数幅小人舞剑像。刚开始看时只觉得乱不成序,仅称得上是动作,谈不上“招式”。
但看得越多,余凉便觉得其中一些动作颇为熟悉。
虽不是完全相同,却能依稀看出来与师祖宿齐教授她的“通元剑法”颇有相似之处。
余凉大喜,恨不得立刻细看钻研,可眼前却有更为要紧的事。
若不能寻得另一条更安全的通道,在这多呆一刻,萧寒尽他们就多一分危险。
想罢,余凉再次沉入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