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黎安居然小进账几百块钱~
黎安给他们自己留了6条,今天吃两条,明天吃两条,剩下的两条正月里吃,还有许多鲫鱼呢,天天吃鱼都能吃好久,不过鲫鱼养了好多到网兜里,留着等程清云生完宝宝给她煮汤喝。
程清云怀孕期间是吃不了外面买来的鱼,就是海鱼也吃不了,入嘴就是一股腥臭味,激的她想吐,也只有黎安池塘里的鱼她还能吃两口,也就两口了,再多不行。
分配完了这边的鱼,还剩下十几二十条,黎安打了个电话给郑爷爷,让他全给拉去村委,看要怎么安排,实在吃不了的,还是只能放回池塘里,在外面是养不久的,死了的鱼味道就不好了。
村委那边先给独家老人分的鱼,直接杀好鱼之后上门,问喜欢哪一段,要哪个给切哪个,金梅婶去分的,直接端个大盆,里面放了两三条鱼,够他们几个挑的。
黎安又给拉来那么多鱼,梨花奶奶也就不抠搜了,家里人超过5个的都直接给了一整条,两三个的就半条,这些就不给送回家了,让几个小孩挨家挨户的跑,让村人过来自己拿。
二婶和大山婶都是早上就拿走了,他们一家一条鱼,还给了些藕,鲫鱼也给分了几条,够一盘的,他们下午就在这边帮忙给杀鱼。
走最后几个的村人看这边还那么些鱼,就动了心思,凑到梨花奶奶身边问:“你那鱼是不是有多的,卖不喽?”
“咋,你这半条还不够吃呢?那我再给你拿个鱼头。”
“不,不是,我这不是想买一条送给我娘家嘛,我爸就爱吃这胖头鱼。”
梨花奶奶探头看看桶里的鱼,还多着,便同意道:“行,卖你一条,你自个挑,我去拿秤。”
送是不可能再送的,不能开这个先例,这家多送一条那另一家送不送,不患寡而患不均,别送东西反而送出不好来。
开了一个头,各个都想买鱼,还有人问藕卖不卖的,梨花奶奶干脆就开起了菜摊子,一边卖鱼一边卖藕,之前已经来过的人听到消息又回来了。
大部分都是想买条鱼送娘家的,一年到头也没甚个东西给娘家,这次正好有机会,买了鱼的自然少不了藕,那山泉水养的藕他们还没尝过味道呢,黎安只送了二婶和大山婶家,别家可没有。
不过藕不多,梨花奶奶就搞了限购,每家只能买个5节,差不多两盘的样子,他们要怎么分处理是他们的事,留着自己吃也好,送人也好她不管。
忙到半下午,从黎安那边拉过来的鱼也好,藕也好,除了送人的,全被梨花奶奶卖了个干净,收到的全是现金。
村里大多数人都是用现金的,他们用不来手机,什么支付宝微信的,微信只会跟家人聊语音,了不起了会打个视频,有几个会用的,因为在村里也习惯了用现金。
所以黎安给他们结算工钱的时候,也都是用的现金。
梨花奶奶找了个袋子给这些零散的钱装了起来,喊来子洋:“这些钱给你安安姐送去。”
“我们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