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 楚清歌的复仇征程(2 / 2)玉碎宫倾:楚家女首页

“就这么办!”楚清歌语气坚决。

“一切为了大燕!”萧恒起身,拱手行礼。

楚清歌嘴角微微上扬,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萧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谨慎行事。”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细微的声响。萧恒挺直腰杆,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王妃娘娘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只是,此事还需要一些可靠的人手……”楚清歌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萧恒。“持此玉佩,去城西柳树巷的福安客栈找掌柜的,他会安排妥当。”她收回手,指尖在玉佩留下的空处轻轻摩挲。

萧恒双手接过玉佩,仔细端详,触感温润,雕工精细,正面刻着展翅的雄鹰,背面则刻着一个“楚”字。他将玉佩小心放入怀中,“下官明白。”他起身,再次拱手行礼,转身离去。茶馆外,阳光洒落,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萧恒快步融入人群,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楚清歌目送萧恒离开,端起茶杯,将杯中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茶水微凉,却让她感到一阵舒畅。她起身,理了理衣襟,走出茶馆,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映衬着她清冷的面容。几片落叶飘落,在空中打着旋儿,缓缓落地。楚清歌沿着街道缓缓行走,思绪万千。她需要尽快与兄长楚怀瑾取得联系,了解楚家残余势力的具体情况。

与此同时,李婉儿在自己的宫殿里来回踱步,心中焦躁不安。宫女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李婉儿停下脚步,看向宫女,“曹公公怎么还没回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宫女低着头,轻声答道:“奴婢不知。”李婉儿烦躁地挥了挥手,“下去吧。”宫女如蒙大赦,连忙退出了房间。殿内只剩下李婉儿一人,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盛开的牡丹,却丝毫没有欣赏的心情。牡丹娇艳欲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却与她此刻的心情格格不入。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仿佛在嘲笑她的不安。

曹正脚步匆匆地走进宫殿,脸上带着一丝慌张。“娘娘,大事不好了!”他语气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李婉儿猛地转过身,眼神凌厉,“发生了什么事?”曹正连忙跪下,“皇上…皇上派人查了娘娘的底细!”李婉儿脸色骤变,身子微微晃动,她扶住桌子才勉强站稳。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静。“都查到了什么?”她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曹正低着头,不敢直视李婉儿的眼睛,“奴才…奴才也不清楚,只是听说皇上已经派人去了娘娘的故乡……”他顿了顿,声音更加颤抖,“还有…还有燕王府……”

深秋的寒风卷起枯叶,在京城破败的巷子里打着旋儿。楚清歌一身粗布麻衣,头戴斗笠,遮掩住曾经倾国倾城的容颜。她步履匆匆,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按照约定好的暗号,叩响了一家不起眼的小药铺的门。

“三两当归,二钱川穹。”楚清歌压低声音说道。

药铺掌柜,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抬头打量了她一眼,不动声色地将早已准备好的纸条递了过去。“客官,这是您要的药方。”

楚清歌接过纸条,指尖微微颤抖。纸条上写着几个隐蔽的地址,正是楚家幸存族人藏匿的地方。她深吸一口气,将纸条紧紧攥在手中,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郊外一处荒废的寺庙内,几名楚家旁系血脉正围坐在一起,面色惶恐。他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一个年迈的老者咳嗽了几声,叹道:“也不知道大小姐现在怎么样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女子站在那里,虽然衣着简朴,却掩盖不住她身上散发出的高贵气质。

“清歌……”老者颤抖着声音,老泪纵横。

楚清歌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消瘦却坚毅的面容。“叔公,我来接你们了。” 她语气坚定,像是冬日里的一把火,点燃了众人心中快要熄灭的希望。她将众人安顿在一处隐蔽的庄园,并承诺,一定会为楚家洗刷冤屈。安顿好族人后,楚清歌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与此同时,皇宫内,赵瑾瑜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听着曹正的汇报。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眼神冰冷。“萧恒还没有招供?”

曹正躬身答道:“回皇上,萧恒嘴硬得很,什么都不肯说。”他微微抬头,观察着赵瑾瑜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补充道,“不过,奴才已经派人散布谣言,说萧恒与楚家余孽勾结,意图谋反……”

赵瑾瑜冷笑一声,“做得很好。”他站起身来,走到窗边,俯瞰着整个京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牢房里,萧恒遍体鳞伤,气息微弱。狱卒拿着沾满盐水的鞭子,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他的身上。 “还不肯招?我看你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萧恒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他心中清楚,一旦认罪,便是万劫不复。他只希望清歌能够平安无事。

李婉儿身着华服,端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细细描眉。曹正站在一旁,低声汇报着宫里的情况。“娘娘,萧恒已经被打得半死,但还是不肯招供。”

李婉儿放下手中的眉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嘴硬?本宫有的是办法让他开口。”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燕王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曹正连忙答道:“燕王已经联络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只等时机成熟,便可起兵造反。”

李婉儿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等赵瑾瑜倒台,这天下便是本宫的了。”

北方边境,燕王身着戎装,站在高高的了望台上,眺望着远方。他身旁站着一名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两人低声交谈着。

“王爷,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立刻挥师南下!”游牧民族首领语气豪迈。

燕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不急,再等等……等时机成熟,本王定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握紧了手中的佩剑,剑身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楚清歌在一处隐蔽的农庄里,安顿好了楚家幸存的族人。她看着眼前这些老弱妇孺,心中五味杂陈。曾经的楚家是何等的荣耀,如今却落得如此地步。一位年长的族老颤巍巍地走到楚清歌面前,浑浊的双眼噙满泪水:“大小姐,是我们楚家对不起你啊……”楚清歌扶住老人,语气坚定:“老人家,您不必自责,我会查明真相,为楚家洗刷冤屈!” 农庄外,田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一派祥和景象,与楚清歌此刻沉重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柳如烟走到楚清歌身边,低声说道:“小姐,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楚清歌望着远方,眼神锐利:“先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她轻轻抚摸着腰间的玉佩,那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也是她复仇的动力。

皇宫内,李婉儿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串珍珠,一颗一颗地拨弄着。曹正躬身立在一旁,等候着她的吩咐。“萧恒那边还是不肯招吗?”李婉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曹正小心翼翼地答道:“回娘娘的话,萧恒意志坚定,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与楚家余孽勾结。” 李婉儿猛地将手中的珍珠扔在地上,珍珠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响声。“敬酒不吃吃罚酒!”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御花园里盛开的牡丹,眼神冰冷,“那就用更厉害的刑具,本宫就不信撬不开他的嘴!”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她身上,却丝毫无法驱散她身上散发出的寒意。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萧恒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身上满是血痕。狱卒将烧红的烙铁狠狠地按在他的胸口,发出滋滋的声响,伴随着萧恒痛苦的闷哼。他紧咬牙关,即使疼痛难忍,也不肯发出一声求饶。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连累清歌。 牢房外,两名狱卒低声交谈着。“你说这萧恒究竟犯了什么罪?竟然要受如此酷刑。” “谁知道呢,上面吩咐的,我们照做就是了。”

深秋的京城,落叶纷飞,寒风瑟瑟。柳如烟裹紧了粗布麻衣,低着头,步履匆匆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刻意压低了帽檐,遮住了自己原本清秀的面容,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那上面写着楚家旁系血脉最后的藏身之处——城郊破败的土地庙。几经辗转,她终于来到了土地庙,眼前的景象让她心中一紧:庙宇破败不堪,蛛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 huddled 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柳如烟放缓了脚步,轻轻地走过去,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你们是楚家人吗?”孩子们警惕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看到柳如烟递过来的信物——一块刻着楚家家徽的玉佩,一个年纪稍长的孩子才怯生生地点了点头。柳如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离开土地庙后,柳如烟寻找到一处隐蔽的驿站,将打探到的消息飞鸽传书送给了楚清歌。

收到消息的楚清歌,手指轻轻摩挲着那熟悉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立即提笔给兄长楚怀瑾写了一封密信,详细说明了营救族人的计划。信中,她反复叮嘱兄长务必小心谨慎,切勿暴露行踪。

此时的赵瑾瑜,正襟危坐在龙椅上,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扶手,眉头紧锁。他敏锐地察觉到楚清歌最近的异样:频繁的外出,与一些陌生人的接触,以及她眼中时不时闪现的难以捉摸的神色。“皇后最近在忙些什么?”他语气冷淡地问身旁的曹正。曹正躬身答道:“回皇上,皇后娘娘近日似乎对城外的施粥之事颇为上心。”赵瑾瑜冷笑一声:“施粥?呵,朕看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曹正,你派人暗中盯紧皇后,看看她究竟在搞什么鬼。”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李婉儿斜倚在软榻上,纤纤玉指轻轻拨弄着手中的香炉,烟雾缭绕,氤氲了她姣好的面容。她抬眼看着坐在对面的燕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王爷,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不能再等了。”燕王有些犹豫:“可是,赵瑾瑜如今羽翼丰满,我们……”李婉儿打断他,语气坚定:“王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朝中对赵瑾瑜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定能一举成功。”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至于楚清歌,我会想办法除掉她,以绝后患。”

曹正匆匆走进御书房,附在赵瑾瑜耳边低语了几句。赵瑾瑜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一把掀翻了桌案上的奏折,怒吼道:“楚怀瑾!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联络楚清歌,图谋不轨!”他眼中杀气腾腾,“来人!立刻派人捉拿楚怀瑾,死活不论!”

楚清歌正在房间里整理衣物,突然一只信鸽飞了进来,她打开绑在鸽子腿上的纸条,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立刻意识到事情败露,毫不犹豫地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绑在另一只信鸽的腿上,放飞出去。信鸽冲破夜空,向着楚怀瑾所在的方向飞去。

“兄长,计划有变,速速带族人离开!”楚清歌焦急地望着夜空,心中充满了担忧。

收到消息的楚怀瑾,面色凝重,他立刻召集族人,准备撤离。外面,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官兵已经包围了土地庙。他一把抱起年纪最小的孩子,沉声说道:“走!”

楚怀瑾将孩子交给一位妇人,低声道:“带着孩子,从后门走!” 妇人紧紧抱着孩子,泪水模糊了双眼,颤抖着说道:“将军,您保重!” 随即,她弯着腰,消失在夜色中。土地庙的后门通向一片茂密的树林,是楚怀瑾提前安排好的逃生路线。

“其他人跟我来!” 楚怀瑾拔出腰间的佩剑,剑身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着寒光。他带领着剩下的族人,冲向土地庙的前门。

“杀!” 官兵蜂拥而至,喊杀声震天。楚怀瑾身先士卒,挥剑砍翻几个官兵,为族人杀出一条血路。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官兵,寻找突围的机会。

一位年轻的族人被官兵的刀砍伤,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楚怀瑾见状,立刻上前,将他扶起,背在背上,继续厮杀。

土地庙外,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人们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惨烈的画面。远处,几只乌鸦被惊扰,扑棱着翅膀飞向夜空。

楚清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她紧握着手中的玉佩,指关节泛白。玉佩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也是她与兄长之间唯一的联系。

柳如烟推门而入,“王妃,属下打探到,官兵已经包围了土地庙。” 她语气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楚清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还有其他消息吗?” 她紧紧盯着柳如烟,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柳如烟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但属下已经派人继续打探了。” 她顿了顿,又说道,“王妃,您还是早做准备吧,万一……”

楚清歌抬手打断了她的话,“不会有万一的,我必须相信兄长。” 她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柳如烟默默地退到一旁,心中充满了担忧。她知道,楚怀瑾此行凶多吉少,但她也明白,楚清歌此刻需要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

土地庙内,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楚怀瑾身上多处负伤,但他仍然顽强地抵抗着。他身边的族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也大多带伤。

他背上的年轻族人已经昏迷过去,鲜血染红了楚怀瑾的衣衫。楚怀瑾咬紧牙关,心中充满了悲愤。他知道,自己今天恐怕难以逃脱了。

雕梁画栋的酒楼包厢内,一名身穿粗布麻衣,头戴斗笠的男子正襟危坐。若非那双锐利的眸子,和周身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威严,任谁也想不到他便是昔日威震沙场的大将军——楚怀瑾。斗笠下,他的目光扫过在座几位神情肃穆的将士,沉声道:“今日召集诸位,想必大家心中有数。”

一位络腮胡的壮汉抱拳道:“将军,我等誓死追随,万死不辞!”其他人也纷纷应和,铿锵之声震得桌上的茶杯微微颤抖。

斗笠微微一动,楚怀瑾压低声音:“我已安排妥当,妹妹不日便会抵达。届时,我等里应外合,定要让赵瑾瑜血债血偿!”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雕花铜镜映照出李婉儿略显苍白的面容。她纤细的手指抚过鬓角,目光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曹公公,事情办得如何了?”

曹正躬身答道:“回禀娘娘,奴才已按您的吩咐,将废太子秘密关押,无人知晓。”他微微一顿,又小心翼翼地补充道,“只是,这样做是否过于冒险?皇上那边……”

李婉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上?他如今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一个废太子!只要控制了赵煜宸,便等于捏住了赵瑾瑜的命脉,到时候……”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曹正已然明了,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京城外一处隐蔽的宅院,赵瑾瑜正襟危坐,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奏折,指节泛白。萧恒,这个他曾经倚重的肱股之臣,如今竟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他猛地将奏折掷于地上,咬牙切齿道:“萧恒,你既不识朕的好意,便休怪朕无情!”

侍卫匆匆进来,垂首禀报:“皇上,萧大人已按您的旨意,贬为庶民,即刻启程前往边疆。”

赵瑾瑜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良久才缓缓开口道:“去吧。”

楚清歌乔装打扮后,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暗号,来到一处偏僻的茶馆。她掀开斗笠,露出清丽的面容,却带着一丝掩盖不住的疲惫。很快,楚怀瑾安排好的旧部鱼贯而入,单膝跪地,齐声道:“参见王妃!”

楚清歌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请起。今日召集大家,只为一事——复仇!”她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充满了力量,让在场众人心中燃起熊熊烈火。她将自己精心策划的复仇计划娓娓道来,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誓死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