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章 祭天大典的阴谋(1 / 2)玉碎宫倾:楚家女首页

楚清歌展开信纸,娟秀的字体微微颤抖。赵煜宸的信中,除了表达对她的思念,更多的是对父皇的恐惧和不解。他写道,父皇对他越来越冷淡,甚至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只想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合格的太子。

信纸被楚清歌紧紧攥在手中,指节泛白。赵煜宸的信,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点燃了她心中的怒火。她仿佛又看到了女儿芷若临死前那双无辜的眼睛,听到了儿子煜宸绝望的哭喊。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悲痛和愤怒,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赵瑾瑜,你欠我的,我一定会让你加倍奉还!”她低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决绝。

她开始秘密联络旧部,筹划着复仇大计。与此同时,李婉儿也感受到了楚清歌的异动,她纤细的眉毛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楚清歌,你以为你还能翻身吗?”她对着镜子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立刻召来曹正,吩咐他严密监视楚清歌的一举一动。

曹正弓着身子,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娘娘放心,老奴一定办妥。”他尖细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他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阴影中。随后,他利用职权之便,安排眼线监视楚清歌,并将搜集到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往李婉儿处。

李婉儿将整理好的“证据”呈给赵瑾瑜,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楚清歌的“谋反”计划。赵瑾瑜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阴沉,眼中怒火燃烧。“楚清歌,你竟敢背叛朕!”他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地上,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立刻下令彻查楚清歌,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来人,传朕旨意,彻查楚清歌!”赵瑾瑜怒吼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侍卫应声领命,迅速退出了大殿。赵瑾瑜来回踱步,怒火未消。他一脚踢翻了面前的香炉,檀香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却丝毫无法平息他心中的怒火。他猛地转身,看向一旁的李婉儿。李婉儿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婉儿,”赵瑾瑜语气稍缓,“你做得很好。”

李婉儿微微抬起头,露出一个柔弱的笑容。“臣妾只是尽力为陛下分忧。”她轻柔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却掩盖不住眼底的得意。

赵瑾瑜走到她面前,轻轻抬起她的下巴。“你总是这么善解人意。”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转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与此同时,楚清歌正在书房中与楚怀瑾商议接下来的计划。她将赵煜宸的亲笔信递给楚怀瑾。“哥哥,你看。”

楚怀瑾接过信,仔细阅读,眉头紧锁。“煜宸这孩子……”他叹了口气,将信放回桌上。“看来,赵瑾瑜对煜宸的猜忌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楚清歌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煜宸是无辜的,他只是被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的漩涡。”她握紧了拳头,“我一定要救他出来。”

“妹妹,你打算怎么做?”楚怀瑾看着楚清歌,眼中充满了担忧。他知道妹妹的决心,但也明白其中的危险。

楚清歌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深吸一口气。“我需要更多的人手,更多的支持。”她转过身,眼神坚定。“哥哥,你去联络其他旧部,让他们做好准备。”

“好,我这就去办。”楚怀瑾起身,向楚清歌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书房。他快步走出府邸,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深秋的寒意裹挟着落叶,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盘旋。楚清歌一身粗布衣裳,脸上涂抹着锅底灰,低着头,步履匆匆地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茶馆。她谨慎地环顾四周,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带着斗笠的男子。

“东西带来了吗?”男子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楚清歌从怀中掏出一块雕刻着楚家家徽的玉佩,放在桌上轻轻一推。“这是信物,”她声音沙哑,像被砂纸打磨过一般,“我兄长让我代他问候各位。”

男子拿起玉佩仔细端详,确认无误后,才长舒一口气。“大小姐,将军还好吗?”他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楚清歌轻轻摇头,眼眶泛红,却没有让眼泪落下。“他很好,只是……暂时不能与大家相见。”她顿了顿,“名单呢?”

男子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递给她。“都在这里了,大小姐。”

楚清歌接过纸条,紧紧攥在手里。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确认了楚家旁系血脉的藏身之处后,她起身离开茶馆,融入熙攘的人群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茶馆外,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挑着担子走过,吆喝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夜幕降临,皇宫里灯火通明。楚清歌换上夜行衣,身姿轻盈地翻墙而入,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她来到柳如烟的住处,轻叩了两下房门。

“谁?”柳如烟警惕地问道。

“是我。”楚清歌低声回应。

柳如烟打开房门,看到楚清歌,立刻将她拉进屋内。“王妃,您怎么来了?太危险了!”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楚清歌握住柳如烟的手。“如烟,我需要你的帮助。”她神色凝重,“赵瑾瑜和李婉儿……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

柳如烟脸色一变,犹豫片刻,还是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锦盒。“王妃,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您看看就明白了。”

楚清歌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封书信和几张银票。她快速浏览了一遍书信,脸色变得铁青。信中,李婉儿向燕王汇报了朝中官员的动向,并暗示赵瑾瑜对皇位继承人的安排有所不满。银票上的印章正是燕王府的标志。这足以证明赵瑾瑜与李婉儿私下勾结,意图谋害忠良,甚至可能与燕王的谋反计划有关。

楚清歌合上锦盒,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如烟,谢谢你。这件事,你千万要保密。”

“王妃放心,奴婢明白。”柳如烟坚定地回答。

楚清歌将锦盒藏好,迅速离开了皇宫。她找到萧恒,将证据交给了他。“萧大人,我相信您会知道怎么做。”

萧恒接过锦盒,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王妃放心,我定会将此事公之于众,还朝野一个朗朗乾坤。”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有力。

第二天,朝堂之上,萧恒将赵瑾瑜与李婉儿勾结的证据呈递给了皇上。消息一出,朝野震动。百官议论纷纷,纷纷指责赵瑾瑜和李婉儿。

御书房内,赵瑾瑜脸色铁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是谁?是谁走漏了风声?”他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杀意。

“皇上息怒。”曹正躬身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彻查。”

“彻查!一定要彻查!”赵瑾瑜咬牙切齿地说道,“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他猛地转头,目光如刀锋般落在曹正身上,“曹公公,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曹正领命而去,心中却另有打算。他来到李婉儿的宫殿,将朝堂上的变故告知了她。“娘娘,事情不妙,皇上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

李婉儿脸色苍白,手指紧紧地抓住椅子的扶手。“曹公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曹正眼珠一转,“娘娘莫慌,老奴这就去联系燕王,共商对策。”他匆匆离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燕王府内,燕王收到曹正的密信,得知宫中和朝堂上的变故,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好,时机已到!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开拔,目标京城!”

燕王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火盆中,信纸迅速被火焰吞噬,发出噼啪的声响。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皇位,是我的!”他低语道,语气坚定而决绝。一名侍卫推门而入,单膝跪地,“王爷,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燕王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出发!”

皇宫内,赵瑾瑜焦躁地来回踱步,他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向他逼近。他走到桌前,拿起酒壶,猛地灌了一口。“究竟是谁?是谁在背后算计朕?”他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安。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李婉儿在自己的宫殿里坐立不安,她不停地抚摸着手中的玉镯,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曹正离开后,她心中更加忐忑。“燕王真的会帮我吗?”她低声自语,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怀疑。她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深深地叹了口气。

曹正离开李婉儿的宫殿后,并没有直接去联系燕王,而是去了御花园一个偏僻的角落。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信,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其交给一个身穿黑衣的暗卫。“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燕王。”他低声吩咐道,语气严肃而谨慎。暗卫接过信,迅速消失在夜色中。曹正望着暗卫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几只乌鸦从树梢上飞起,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深秋的京城,落叶飘零,寒风瑟瑟。一个衣着朴素,面容黝黑,看似寻常农妇的身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步履轻快,眼神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这是乔装打扮后的柳如烟,她按照楚清歌的指示,秘密潜入京城,肩负着寻找楚家旁系血脉的重任。

柳如烟按照手中残缺的地图,几经辗转,终于来到城郊一处破败的院落。她轻轻叩响了院门,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内传来:“谁啊?” 柳如烟压低声音,用暗语回答。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探出头来,仔细打量着柳如烟。确认身份后,老者才将柳如烟迎进院子。

院内,十几个老弱妇孺正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老者轻叹一声:“如烟姑娘,你终于来了!自从楚家蒙难,我们这些旁系血脉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柳如烟环视众人,安慰道:“老人家不必担忧,王妃让我来接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孩子们听到“王妃”二字,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柳如烟安排众人分批离开,隐秘地前往城外早已安排好的马车。她再三叮嘱老者:“路上切记小心,莫要引人注意。” 老者握住柳如烟的手,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王妃大恩大德,老朽没齿难忘。”

千里之外,一处隐秘的山谷中,楚清歌正与兄长楚怀瑾商议复仇大计。

“怀瑾哥哥,楚家旁系血脉我已经安排人妥善安置,如今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为楚家沉冤昭雪!”楚清歌语气坚定,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楚怀瑾身着戎装,剑眉星目,沉声道:“清歌,这些年你受苦了。我早已联络旧部,随时准备响应你的号召。” 他握紧拳头,指节泛白:“赵瑾瑜这个忘恩负义的畜生,我定要将他千刀万剐!”

楚清歌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如今赵瑾瑜登基不久,根基未稳,正是我们行动的最佳时机。” 她在地图上 i?aret了几处关键位置:“我们需要先控制这些城池,切断赵瑾瑜的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