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眼前的东方羽,突然间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看似平凡的年轻人实则隐藏着非凡的才华和气质。
要知道,在这宫廷之中,面对着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大多数人都会心生敬畏,甚至战战兢兢、不敢言语。然而,东方羽却与众不同。他站得笔直,昂首挺胸,毫不畏惧地迎接着汉武帝审视的目光。不仅如此,当他开口说话时,言辞清晰流畅,条理分明,没有丝毫的迟疑与结巴。
更令人惊叹的是,即便身处险象环生的境地,东方羽依然能保持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他那慷慨激昂的神态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将周围的气氛都点燃了起来。这种临危不乱、气定神闲的风范,实在是难得一见。
汉武帝不禁暗自思忖:此子若加以培养,日后必成大器!
就在这关键时刻,汉武帝那威严而又急切的声音响起:“东方羽啊!当下敌军来势汹汹,不知你可有什么精妙绝伦、能一举退敌的良策呢?朕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啊!”
只见郭涛微微躬身,脸上满是恭敬之色,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此次退敌之法可以效仿当年那赫赫有名的漠北之战。想当初,卫青将军率领大军,出其不意地奇袭龙城,而后更是一路长驱直入,深入茫茫大漠之中,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刺向了匈奴的腹地。如此英勇无畏之举,实在令人赞叹不已!而今时今日,面对眼前这群虎视眈眈的敌人,我们不妨同样先派出一支轻捷勇猛的骑兵队伍前去探路。这些轻骑行动迅速,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穿梭于敌军阵营之间,仔细探寻匈奴主力部队究竟藏身何处。一旦确定他们的位置,我军便可有的放矢,制定出更为精准有效的作战计划,从而给予匈奴以沉重打击!”
汉武帝微微颔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之中,倏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之光。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响起:“嗯,那这粮草之事究竟该当如何妥善解决呢?”
站在朝堂中央的郭涛深吸一口气,接着朗声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广征民间那些擅长长途跋涉、运输货物之能者,将他们召集起来,组建成一支专门负责运送粮草的队伍。此外,还需在运输路途之上设立众多的补给站点,以确保粮草能够源源不断地送达前线。与此同时,我们应当与大月氏联手合作,集合双方的兵力,然后兵分多路进发,以此来迷惑敌军,使其难以摸清我方真正的战略意图和主攻方向。如此一来,不仅粮草供应有了保障,而且军事行动也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
郭涛话音刚落,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一片哗然。众大臣们交头接耳,开始低声议论起来。其中一些人对郭涛的提议表示由衷的赞许,认为此计甚妙;然而,还有一部分大臣却面露怀疑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计划是否真能奏效。一时间,朝堂上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气氛变得异常热烈而紧张。
汉武帝微微眯起双眸,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他那宽阔的额头下,一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够洞悉一切。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此计虽说精妙绝伦,但要真正实施起来恐怕会面临诸多艰难险阻啊!那匈奴向来狡猾多端、诡计百出,实非等闲之辈,万不可掉以轻心呐!”
就在这时,只见郭涛毫不犹豫地向前迈进一步。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庞刚毅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与果敢。面对汉武帝,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而沉稳地道:“陛下,微臣愿意亲自率领一支军队作为先锋前去探寻道路。倘若遭遇匈奴,微臣定会运用智谋与之周旋应对,绝不辜负陛下对微臣的信任和期望!”
汉武帝目光如炬,紧紧地凝视着眼前的郭涛。只见郭涛昂首挺胸,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从他身上散发出来。汉武帝见状,不禁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好啊,郭爱卿如此胸有成竹,朕便相信你这一回!准你调遣三千精兵先行出征!”
郭涛闻听此言,心中大喜过望,连忙跪地叩拜谢恩。他暗暗思忖着,此次终于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定要全力以赴,凭借自身的谋略和勇气去扭转当前的战局。一想到这里,郭涛的内心便充满了激情和斗志,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汉历史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