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回来的野味一次也吃不完,于心月把它们控干水分,之后用盐巴腌上。
等腌制好了,就可以直接晾晒上了,这样即便放上几个月也不会坏。
…..
阳春三月份的时候,桃花和杏花陆续绽放,春回大地,到处一片生机盎然。
村民们开始走出家门下地干活儿,而柳青青和于心月则又开始了她们的打猪草生活。
于思远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一样,上山打猪草、下河摸鱼,彻底放飞了自我。
于家和时云深的信就没断过,基本上每个月于心月都能收到一次。
当然一起寄过来的,除了钱还有东西,东西一般都是衣服、用的和吃的,钱的话有时候一百,有时候二百。
于心月早就跟他们说过,不用给她寄钱,她不缺钱花,乡下的生活开支也没有那么大,但他们就是不听,每次都会寄钱来。
妮子衣还没有脱下来的时候,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是这样的,三人打完猪草回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太阳已经渐渐偏西,夕阳的余晖照在大地上,撒下一片橙黄。
姐妹俩路过大队部的时候,看到村里来了一群陌生人。
他们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少量的几个年轻人。
不过以于心月的见识,这群人肯定不是下乡知青,更不是村里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下放过来的人。
虽然她的灵魂不是这个年代的人,但以前的年代小说,她还是看过不少。
形势紧张的时候,乡下有好多下放过来的人,他们这些人中有教师,有科研人员、老中医等等,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姐妹俩也不敢过多逗留,背着背篓赶紧就去了养殖场。
毕竟陪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几个红袖章,这种人在这个年头儿是不能惹的。
“小妹,村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不知道,赶快走。”于心月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拉了拉她的胳膊,让她快点走。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少掺和,这是于心月的做人原则。
交完猪草,两人把工分记录好后,就背着背篓赶紧回了家。
走出一段距离后,于心月才凑近柳青青压低声音说:“那些人,估计是下放过来的。”
柳青青明白,她说的是刚才的那群人。“下放过来的?”
心里虽然有所猜测,但真听到于心月这么说,她还是微微有些惊讶。
她没下乡之前,就在家里听说过,有的家庭和人,因为形势的原因被审查了,或者是出了事,就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或是农场了。
美其名曰:建设新农村,或是劳动锻炼磨炼意志等等…
但听说归听说,实际上她也没有真的见识过,可如今却在现实中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