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3章 台风真来了(2 / 2)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首页

实在是竞争不过。

龙国卫星通信网络遍布全球,影响了方方面面,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各大势力都有点慌。 都急着建立自己的微信通信网络。

鹰酱在七月份的时候,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是第一颗通信卫星,不是鹰酱发射的第一颗卫星。 鹰酱几年前就发射过一颗卫星,也能通信,但只是测试性质的卫星,根本就无法实现商业化。

这一次发射的才是真正的通信卫星。 问题是没用。

鹰酱国内的大小企业,早就习惯了万兴邦研发的卫星(吗赵的)通信网络。

鹰酱发射的卫星,在价格、便捷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完全被龙国卫星网络碾压。 有便宜的、好用的,为什么要用贵的、不好用的?

当然。

除了通信卫星。

龙国还发射了一些其他用途的卫星,比如气象卫星,地质勘探维修,还有一些科研用途的卫星。 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六月份闯。

龙国的一颗气象卫星,发现了一个台风,并通过计算,精准预测了台风的轨迹。 经过内部研究后。

像东南垭各个势力发布了台风警报。

很多势力都相信了,及时做了预防措施,也有一些不以为然的,还在台风来之前冷言冷语。 结果呢?

台风真来了。

不以为然的各大势力傻眼了,不仅损失惨重,还面临国内各种抗议!.

下半年。

万兴邦打算干一件大事儿,把全世界第一颗定位卫星送上天,第一颗定位卫星就叫北斗一号。 同时。

还会发生君事通信卫星,内部安全通信卫星,君事侦察卫星,以及其他秘密特殊用途卫星。 这些卫星发射的时候都是公开的。

都是以通信卫星的名义发射升空的,甚至还有记者在场。

只看外表,不要说记者,就算专家过来了,只要不拆开,也判断不出来是什么用途的卫星。 通信卫星网络形成后。

全面商业化运营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万兴邦当初的预估。

卫星通信网络建立前。 他预测。

卫星网络年收入一百亿米刀左右,上下浮动不会太大。

真正建立起来之后,全球各大企业、运营商纷纷找上门,挥舞着钞票抢着合作,甚至不惜代价。 全球上千个企业,上百个通信运营商,承包了两百万条通信信道。

带来的收入。

在万兴邦的预测基础上翻了一番,年收947入两百亿米刀。 每一条通信信道, 一万米刀起步。

不同地区来的企业、运营商,不同性质的企业、运营商,不同关系的企业、运营商,价格当然不同。 就比如关系最好的高卢大白鸡,当然是最优惠的价格,就是起步价一万米刀。

比较令人讨厌的脚盆,来了就是一口价,十万米刀一条, 一分钱也不能少,还是限量销售。 有人抗议。

有人咒骂。

但没用,他们只能买。

目前为止,全球卫星通信是垄断生意。

不只是现在,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时间内,除了龙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搭建全球通信网络。 因为投资太大。

需要的卫星数量太多。

龙国生产的卫星,全部国产化,不需要使用进口的昂贵零件,自旋式发射器发射成本也极低。 换成别的国家。

发射一颗卫星,成本是龙国的几十倍。

而且他们用火箭发射,做不到连续发射,想把三百多颗卫星送上天。

就算有足够的资金,也少不了三年时间,何况资金不(bccd)可能足够,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发射成功。 因而。

短期内。

全球卫星通信网络就是垄断生意。

要用全球通信,只能来龙国购买通信信道,不管多高的价格,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同时。

在万兴邦的建议下,龙国还干了一件大事儿。 把卫星通信设备的相关专利公开。

全球的各大通信公司,只要缴纳一个很低廉的专利费用,就可以使用这些技术专利制造产品。 当然。

不想自己生产的,或者没有生产能力的,也可以直接购买通信模块,组装到他们自己的手机上。

卫星通信的火爆。

大哥大的持续热销。

让通信领域之外的企业,也看到了通信领域的前景,纷纷开始砸大钱,跨行业、跨领域投入。 没过多长时间。

各大势力都有了自己的手持电话。

毕竟龙国生产的大哥大,每一步售价高达一万米刀,没有一定身家的人,根本不可能买得起。 他们自己生产价格会低廉很多,低端市场很受欢迎。

对此。

万兴邦并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