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铎点点头:“事不宜迟,我等这就回都察院,连夜草拟奏章,明日一早便上呈皇上。”
陈景铎将证据呈递给小皇帝,小皇帝看着堆积如山的罪证,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李林。
消息传出,丞相府顿时乱作一团,李林是丞相的亲信,一旦被定罪,丞相也难逃干系。
丞相连夜派人去给李林送信,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扛住,他会想办法营救。
然而,第二天一早,噩耗传来,李林畏罪自尽。
陈景铎猛地一掌拍在桌案上,惊得茶盏一阵乱颤,茶水溅出,在奏折上晕染开来。
他怒目圆睁,咬牙切齿道:“畏罪自尽!好一个畏罪自尽!他这一死,所有的线索都断了!”
这时,一名御史匆匆来报:“大人,几位参与审理李林一案的同僚求见。”
陈景铎精神一振:“快请他们进来!”
几位御史鱼贯而入,纷纷向陈景铎行礼。
“李林畏罪自尽的消息,你们都听说了吗?”
众御史齐声道:“卑职已经听闻。”
“如今李林已死,我们该如何继续追查此案?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大人,李林畏罪自尽,分明就是丞相指使的!卑职以为,应当立即将此事禀报皇上,请求皇上彻查丞相!”
“不可莽撞行事!丞相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我们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弹劾丞相,恐怕会适得其反。”
“大人,我们可以秘密调查丞相,搜集他的罪证,待时机成熟,再将其一网打尽!”
陈景铎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也只能如此了。诸位,此事事关重大,万不可走漏风声!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暗中调查丞相,务必找到他贪赃枉法的证据!”
众御史齐声应道:“卑职遵命!”
丞相府内,丞相听到这个消息,手中的茶杯再次落地,摔得粉碎,“废物!真是个废物!”
更让他担忧的是,陈景铎的下一步行动。
侍立在一旁的心腹管家赵福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他跟随丞相多年,从未见过丞相如此失态。
“老爷息怒,保重龙体。”赵福小心翼翼地劝慰道,“李林畏罪自尽!他死了,所有线索都断了!这是好事。”
赵福深知丞相的担忧,李林一案牵连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他思忖片刻,低声道:“老爷,如今之计,只能先稳住局面,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丞相怒哼一声,“陈景铎那小子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心思缜密,手段狠辣,绝非等闲之辈。如今李林一死,他必定会将矛头指向我们!”
“老爷明鉴。”赵福附和道,“依老奴之见,我们必须暗中盯紧陈景铎的一举一动,以便提前做好应对。”
“盯紧他?”丞相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不错!你去安排,找几个机灵可靠的人,日夜监视陈景铎,看他究竟想做什么!一旦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
“老奴这就去安排。”赵福领命,躬身退下。
丞相独自一人站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焦躁不安。
……
陈景铎料定丞相在得知李林死讯后,定会派人暗中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于是,他将计就计,故意放出风声,声称自己掌握了李林与丞相勾结的铁证,就藏匿在自己府上的密室之中。
为了让这个消息更加可信,陈景铎还特意安排了几个亲信在茶楼酒肆等公共场所散布谣言,添油加醋地描述证据的内容,说得绘声绘色,自然也传到了丞相的耳中。
丞相得知此事后,果然信以为真,他焦躁不安,生怕陈景铎将手中的证据公之于众,让自己身败名裂。
管家赵福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丞相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来了?”
赵福点点头,丞相立刻吩咐道:“快带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个黑衣人闪身进入书房,单膝跪地,拱手道:“属下参见丞相。”
此人正是丞相府中最得力的探子,身手矫健,精通易容之术,尤其擅长潜入和盗窃。
“起来吧。”丞相挥手示意影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事情都安排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