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赵叔便已经翻身下床,满心挂念着那几只生病的小猪。
简单梳洗一番后,便急匆匆地走向猪圈,脚步带着一丝急切与期盼。
刚靠近猪圈,一阵阵哼哼唧唧的声音便传入耳中,这声音在赵叔听来如同天籁。
“哎,有动静就好,看来昨天的药起作用了。得赶紧准备些猪食,让它们好好补补身子。”
昨天小猪们喂了药,还严格控制了食量,生怕它们虚弱的肠胃无法承受过多的食物。
现在,看到小猪们一个个恢复活力,在地上蹦跶着,赵叔心里踏实了许多。
但前几天的事还在提醒着他,病情反复是常有的事,一天不彻底治愈,就一天不能真正放心。
赵叔先给小猪们喂了些干净的清水,接着,人走向大灶房,准备开始煮猪食。
农场今年养了100来只猪,大灶房那边也添了好几口大锅。
为了把小猪养得膘肥体壮,在池雨微的建议下,猪饲料上可是下足了功夫。
各种谷物及其副产品,如米糠、麦麸等,这些食材富含能量,是小猪生长发育的重要来源。
虽然他们南田场因为缺乏水源而无法种植水稻,但农场长作主从其他农场购买了这些优质饲料,一切都是为了小猪的健康成长。
还充分利用农场里的各种边角料。
食堂做饭剩下的土豆皮、老掉的白菜帮子,地里的红薯叶等,都被一一收集起来,用作猪饲料的补充。
这些食材不仅增加猪食的纤维含量,有助于小猪的消化,还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农场地里的不要产出,还不用另外花钱。
蛋白质也是小猪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
为此,农场特地与不远处的豆腐坊建立联系,定期从那里收购豆制品的残渣作为饲料。
食堂的剩饭剩菜也成了眼中的宝贝,简单处理过后,也成了小猪们的美味佳肴。
养猪的场的仓库堆放着各式各样的饲料原料。
现在是三月中旬,春意盎然,万物复苏,野外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各种野草野菜竞相生长,为大地披上一层翠绿外衣。
赵玉梅和钱丰这两位知青,平日里除了忙于养猪场的各项日常工作外,还会利用空闲时间收割一些新鲜的野草、野菜,如马齿苋,作为猪的青绿饲料。
这些野菜野草不仅口感清爽,而且富含猪群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提高猪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收割回来的野草,并不会直接将这些拿来煮饲料。
会先对这些食材清洗和切割等预处理工作,以确保食材的卫生和适口性。
再将处理好的食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准备开始煮制猪食。
煮猪食的过程也是一门学问。
混合好的食材放入大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大火煮沸。
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再改用小火慢炖一段时间。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在汤中,从而增加猪食的营养价值。
同样,慢炖也有助于食材的软化,使得猪在咀嚼和消化时更加轻松。
煮好的猪食冷却到适宜的温度,赵叔、赵玉梅和钱丰便会一起将这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喂食给猪群。
这天赵叔起得特别早。
还没到上工的时间,赵玉梅和钱丰的房间还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