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又有病人求医了!"学徒小全气喘吁吁地跑进后院。
沈明轩放下手中的医案:"这次是什么病?"
"是扬州来的。说是听闻济世堂的名声,特意坐船过来。"小全说,"还带着当地名医的诊断......"
"扬州?"沈明轩略感诧异。自从上次破获太医院案件,济世堂的声名确实越传越远,但没想到已经传到这么远。
来到前堂,只见一位中年商人正焦急地等待。见到沈明轩,连忙起身行礼:"可是沈大夫?舍妹病重,扬州各家医馆都看过了,都说无法医治。听闻济世堂医术超绝,这才不辞千里......"
沈明轩接过诊断书细看。这是一个罕见的热毒症,症状确实棘手。
"请带病人过来。"
不多时,一位面色苍白的女子被搀扶进来。沈明轩仔细诊脉,眉头渐渐舒展。
"此症我们济世堂前些日子刚好治愈过一例。"沈明轩说,"思雨,把上次的医案取来。"
思雨早已准备妥当,将一本医案递上。沈明轩翻开,指给商人看:"你妹妹的症状与这位病人极为相似。当时我们......"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喧哗声。
"是杭州府茶商刘老爷,说是专程来拜访。"小全又跑进来报告。
"让二徒儿去接待。"沈明轩吩咐。开业三年来,济世堂已经培养出十几名得力弟子,每个都有自己的专长。
"师父,"思雨在旁轻声说,"现在求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是不是该扩建医馆了?"
沈明轩正要回答,张若兰走了进来:"说得对,我也正想和你商议这事。"
张若兰展开一张图纸:"这是我让人拟的扩建方案。除了增加诊室,还要建一座专门的药材仓库。"
沈明轩接过图纸细看,只见上面详细规划了新增设施:
专科诊室
药材仓库
教学堂
养药园
医案阁
......
"考虑得很周全。"沈明轩赞许道,"不过最关键的是人才。"
"这个我也想过了。"张若兰说,"可以让白衣堂推荐一些好苗子来学习。再加上太医院那边的交流......"
思雨突然插话:"父亲,我有个主意。我们每个专科诊室都设立一个主治大夫,下面带几个学徒。这样既能保证医术的专精,又能培养人才。"
"好想法!"沈明轩眼前一亮,"这样的话,还要设立质量考核制度......"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骚动。这次是城南一家富商,说是要捐银支持济世堂扩建。
"最近这种事越来越多了。"张若兰笑道,"看来济世堂的善名已经传开了。"
沈明轩却若有所思:"名声越大,责任越重。我们更要把好医术关、品德关。"
"说得对。"张若兰正色道,"我已经让白衣堂严查各地医馆,绝不允许有人打着济世堂的名号招摇撞骗。"
就在这时,思雨拿来一份太医院的公文:"父亲,太医院要派一批学生来济世堂实习!"
沈明轩展开一看,不禁感慨:"看来医改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然而好事多磨。第二天一早,几个学徒慌慌张张跑来:"师父不好了!城南出了个"神医",自称是咱们济世堂的弟子,专治疑难杂症。已经有不少病人去了!"
"什么?"沈明轩眉头一皱。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那"神医"名叫周通,确实曾在济世堂学过几个月药童,后来因偷学方子被逐出。没想到现在竟敢冒充济世堂弟子行医!
更糟的是,他开的方子明显剂量过重,已经有病人出现不适症状。
"必须立即处理!"张若兰说,"否则不仅会害人,还会影响济世堂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