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济世堂后院。
"错了,这脉案要从头开始背。"沈明轩放下手中的茶杯,严肃地说。
思雨撅着嘴:"父亲,我都背了三遍了。"
"医者治病,半点马虎不得。"沈明轩语气柔和下来,"你可知道为何要反复背诵这些脉案?"
思雨摇摇头。
"这些都是前人用生命积累的经验。他们遇到的每一种特殊脉象,背后都是一条人命。我们现在背得辛苦,是为了将来救人时不会手忙脚乱。"
思雨若有所思:"就像昨天那个伤寒病人?"
"正是。"沈明轩欣慰地说,"你还记得他的脉象特点吗?"
"记得!"思雨立刻来了精神,"浮而数,按之则无力,这是阳虚发热之象。所以用了人参汤加减,病人今早已经好转了。"
"不错。"沈明轩正要继续说什么,却见张若兰匆匆走来。
"不好了,白衣堂送来消息,城南发现瘟疫!"
沈明轩脸色一变:"什么时候的事?"
"昨夜开始,已经有十几户人家染病。症状特殊,发热气喘,还会出现紫斑。"
思雨突然说:"父亲,这symptoms...这症状,和医案上记载的"紫瘟"很像!"
沈明轩和张若兰都愣住了。确实,思雨平日虽然调皮,但对医书的记忆力惊人。尤其是这些特殊病案,往往一看就记在心里。
"说下去。"沈明轩鼓励道。
"据医案记载,此病来势汹汹,但有一味特效药——银翘散。只是......"思雨皱眉,"配方中的连翘,现在不是季节,很难找到。"
张若兰眼前一亮:"我记得城外的觉明寺,法明大师有一片药园,专门种植珍稀药材!"
"问题是,"沈明轩说,"觉明寺在城外五十里,来回就需要一天。这瘟疫蔓延很快,耽误不得。"
思雨突然站起来:"父亲,让我去取药吧!我骑马快,认药材也准,保证在天黑前回来!"
沈明轩沉思片刻:"此去山路难行,还要穿过瘴气林......"
"父亲!"思雨认真地说,"您平日教导,医者当以救人为先。现在城中百姓危急,我不能坐视不管。"
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沈明轩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小女儿已经长大了。
"好。"他点头,"不过要做好准备。"
很快,思雨换上便于行动的装束,腰间系着沈明轩特制的解毒香囊,背上则背着专门的药箱。
"记住,"沈明轩叮嘱,"过瘴气林时点燃艾草,遇水必试,采药要准确......"
"我都记住了。"思雨展颜一笑,"父亲放心。"
张若兰取出一枚玉佩:"带上这个,遇到白衣堂的人可以求助。"
思雨翻身上马,晨光中,她的背影显得特别挺拔。
一路疾驰,思雨很快来到瘴气林外。这里雾气弥漫,寂静无声。她记得父亲说过,这种诡异的寂静往往意味着危险。
点燃艾草,思雨小心前行。突然,马儿不安地嘶鸣起来。远处树丛中,隐约有黑影晃动。
"狼?"思雨握紧缰绳,回想父亲教导的应对之法。
果然,三只饿狼从林中窜出。思雨没有慌乱,而是取出药囊,撒出一些特制的驱兽药粉。狼群闻到气味,果然退避三舍。
"总算派上用场了。"思雨松了口气。以前觉得父亲太过谨慎,现在才明白这些准备的重要性。
终于到达觉明寺,却见寺门紧闭。思雨刚要敲门,忽听寺内传来打斗声!
"有人劫药!"
思雨心头一紧。此时已近晌午,若耽搁太久,城中疫情怕是要扩散。但寺内明显有歹人......
就在她犹豫时,突然记起张若兰给的玉佩。借着阳光仔细一看,玉佩背面竟然刻着一个小小的"医"字。
"这是......"思雨灵机一动,取出银针,轻叩寺门。
"叩叩、叩叩叩、叩......"
这是白衣堂的联络暗号!
片刻后,一个侧门悄然打开。
"小施主,快进来。"一个老僧低声说道。
进入后院,思雨立刻明白了事情原委。原来是有人得知觉明寺藏有珍贵药材,趁机打劫。此时法明大师正带着几个僧人在药园死守,而劫匪已经控制了前院。
"阿弥陀佛,"老僧叹道,"寺中现有白衣堂三位弟子相助,但对方人多势众......"
思雨观察着局势,回想父亲教导的谋略:"大师,可否带我去看看药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