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结盟之事进展得并不顺利,许多势力都对黄巾军的实力和前景心存疑虑,担心引火烧身,不愿意轻易伸出援手相助。
就在叶凡为此事烦恼不已,夜不能寐之时,城中突然来了一位神秘的谋士。此人面容清瘦,目光深邃,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质。
“我听闻将军为对抗董卓而烦恼,特来相助。”谋士微微躬身,语气诚恳而自信。
叶凡半信半疑地看着他,问道:“先生有何良策?若真能助我等度过此劫,必当重谢。”
谋士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董卓此人虽然权倾朝野,兵强马壮,但他的部下并非铁板一块,各怀心思。我们可以派出精明之人,巧施离间之计,使其内部互生嫌隙,矛盾激化,从而达到削弱他们实力的目的。”
叶凡听后,反复思量,觉得此计虽然冒险,但值得一试,便按照谋士的建议精心安排部署。
与此同时,董卓的大军如同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地兵临邺城城下。
董卓坐在马背上,对着身旁的李傕说道:“李傕,你看这小小邺城,能抵挡我大军几日?”
李傕拱手道:“主公,末将看这邺城不过是螳臂当车,不堪一击。”
“城上的人听着,快快开城投降,尚可饶你们不死!否则,待我大军攻破城池,必将鸡犬不留!”董卓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趾高气扬地在阵前大声呼喊,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叶凡毫无惧色,挺身而出,大声回应道:“董卓,你这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休想让我们屈膝投降!邺城的军民誓与城池共存亡!”
董卓闻言大怒,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猛地一挥手中的马鞭:“攻城!”
一时间,投石车抛出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砸向城墙;攻城梯纷纷架起,敌军士兵如蚁群般涌上;喊杀声、战鼓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邺城瞬间陷入了一片血与火的炼狱之中。
叶凡和周仓临危不惧,指挥着士兵们顽强抵抗。城墙上箭如雨下,遮天蔽日;滚木礌石不断砸向敌军,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城墙,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这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持续了数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邺城的城墙多处破损,士兵伤亡众多;董卓的大军也在黄巾军的顽强抵抗下损失不小。
就在这时,董卓军中果然传来了内乱的消息。原来,叶凡派去的离间之计奏效,董卓的几名重要将领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和相互猜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李傕愤怒地指着郭汜骂道:“郭汜,你竟敢跟我争抢战功,莫非以为我怕了你不成?”
郭汜也不甘示弱:“李傕,你别仗着主公的宠爱就嚣张跋扈,这战功本就该有我的一份!”
贾诩在一旁劝解道:“二位将军莫要冲动,此时应当团结一心,共破邺城才是。”
但二人根本不听贾诩的劝告,冲突愈演愈烈。
叶凡看准时机,当机立断:“兄弟们,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他带领士兵们打开城门,出城反击。在内外交困之下,董卓的军队开始溃败,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邺城的黄巾军终于取得了一场艰难而辉煌的胜利。但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而充满了未知的挑战。然而,经此一役,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定,决心在这乱世中继续拼搏,为了生存,为了正义,为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