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色未明,苏瑶便已起身,一夜未眠让她的双眼布满血丝,可此刻,她没有丝毫倦意,满心都是柳逸尘的安危。今日朝堂之上,柳逸尘通敌叛国一案将迎来最终审判,这是为他洗清冤屈的最后机会,也是苏瑶与背后阴谋势力的正面交锋。
简单洗漱后,苏瑶换上一身素净却不失端庄的衣裳,她深知,今日踏入朝堂,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关乎柳逸尘,更关乎整个局势的走向。
“小姐,您真的要去吗?”翠儿在一旁担忧地问道,“这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万一……”
苏瑶抬手轻轻拍了拍翠儿的肩膀,眼神坚定:“我必须去,柳公子为我、为这天下,深陷冤狱,我怎能退缩?”
出了丞相府,苏瑶乘坐马车朝着皇宫疾驰而去。一路上,她闭目沉思,脑海中不断梳理着手中掌握的线索,试图在这最后的关头,找到足以扭转乾坤的关键证据。
马车抵达皇宫,苏瑶随着一众官员步入朝堂。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苏瑶站在一侧,目光紧紧盯着殿中央的空位,那是柳逸尘即将被押解而来的地方。
不多时,随着一声“带犯人柳逸尘上殿”,柳逸尘被两名侍卫押着走进朝堂。他虽身着囚服,面容憔悴,但脊背依旧挺直,眼神中透着不屈。苏瑶看到他的那一刻,心中一阵刺痛,强忍着泪水,暗暗发誓一定要还他清白。
“柳逸尘,你可知罪?”皇帝威严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
柳逸尘面不改色,朗声道:“臣无罪,这一切都是有人蓄意陷害!”
这时,大理寺卿出列,呈上一叠卷宗,说道:“陛下,此案证据确凿,柳逸尘与敌国密使往来书信俱在,通敌叛国罪名成立,请陛下定夺。”
苏瑶心中一紧,她知道那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伪造的,可在这朝堂之上,如何才能让众人相信?就在她心急如焚之时,苏丞相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此案疑点重重。柳逸尘向来忠心耿耿,怎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这背后恐有隐情。”苏丞相言辞恳切地说道。
然而,礼部侍郎周康却立刻反驳:“苏丞相,空口无凭,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却为一个叛国之人开脱,莫不是也与他有什么关联?”
苏瑶听到周康这番话,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上前揭露他的真面目。但她知道,此刻冲动只会坏事,必须冷静。
苏丞相面色一沉,说道:“周侍郎,说话要有证据,不要血口喷人。”
周康冷笑一声:“证据?人证物证俱在,难道还不够吗?”
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支持周康的和支持苏丞相的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似乎也在权衡利弊。
苏瑶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她踏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请容民女一言。”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苏瑶,皇帝微微颔首:“苏姑娘,你有何话说?”
苏瑶先是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民女相信柳公子是被冤枉的。这些所谓的证据,皆是有人蓄意伪造,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柳公子,进而谋取私利。”
周康立刻质问道:“苏姑娘,你口口声声说证据是伪造的,可有证据?若是拿不出证据,污蔑朝廷命官可是大罪!”
苏瑶心中早有准备,她不慌不忙地说道:“周侍郎,莫要着急。民女自然有证据。”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封匿名信,“这是前些日子民女收到的匿名信,信中之人以救柳公子为由,约我在城郊破庙见面,要求我帮他拿到父亲手中的一份密信。”
苏瑶将信递给太监,由太监呈给皇帝。皇帝看完信后,脸色微微一变:“这密信可是关乎前朝宝藏的线索?”
苏瑶心中一惊,没想到皇帝竟然知晓此事。她定了定神,说道:“正是,民女怀疑,有人为了得到这份宝藏,不惜陷害柳公子,扰乱朝纲。”
周康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苏姑娘,仅凭一封匿名信,就想为柳逸尘脱罪,未免太儿戏了吧?说不定这信是你自己伪造的呢!”
苏瑶冷笑一声:“周侍郎,你若不信,大可派人去调查。城郊破庙那日,我与那神秘人交手,还有大理寺少卿沈逸可以作证。”
沈逸出列,说道:“陛下,苏姑娘所言属实。那日我收到消息,赶到破庙时,苏姑娘正与一蒙面人激战,那蒙面人武功高强,且行事诡异,绝非善类。”
皇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周康见状,心中有些不安,他必须尽快转移话题。
“陛下,即便有此事,也不能证明柳逸尘与宝藏之事无关。说不定他就是为了宝藏,才通敌叛国的。”周康说道。
苏瑶正要反驳,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线索。她说道:“陛下,民女曾潜入周侍郎的府邸,听到他与手下商议,说只要柳公子死了,就没人能妨碍他们寻找宝藏。”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周康脸色骤变,怒声道:“苏瑶,你竟敢污蔑我!你私闯大臣府邸,该当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