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月。
隆盛钱庄前来取钱的人数还是很多。
上个月一共存了五万多户,但今天月初来取银子的人,也超过了七成。
约莫三万五千人过来取银子。
隆盛钱庄这一次依旧履行了诺言,本金和利息一个不少,全部奉还给前来取款之人。
取银子的队伍从隆盛钱庄门口一直排队到京城从门口,队伍浩浩荡荡,比起上一次更长了。
毕竟大家上次可是存了都有十多两银子,要是取出来,利息就有五六个铜板呢,够吃两顿面条了都。
爽!
如果隆盛钱庄一直这样,那么每个月他们都可以白嫖。
而且这还是十几两银子,要是一百多两银子,那每个月取出来的利息就够吃二十顿的面条!
这得剩下多少银子啊。
妥妥等稳赚不赔。
太爽了!
“我要取!”
“我也要取!”
取钱的人纷纷扰扰。
取完钱后拿着利息钱,购买完自己所需后,又回到家里,筹齐了更多的银子存入隆盛钱庄。
如此循环往复。
大家都都乐乐呵呵。
倒再也没人关心隆盛钱庄是怎么挣钱的,为什么会这么奇怪,沉浸在奶头乐上的百姓们,死死盯着每个月多出来的那点利息钱。
隆盛钱庄搞什么他们不想了解,他们只想要有更多的银子存入钱庄,下个月拿更多的利息钱。
所以,亲戚朋友,能借的就借。
借到的的银子第一时间存入隆盛钱庄。
每个月初隆盛钱庄既会迎来一阵疯狂的取款潮,但紧随其后的是更加汹涌的存钱潮。
钱不易看着账单。
名字越来越多。
账本由刚开业时的薄薄一本,变成二本,三本,今天更是达到了六本,存钱人数激增。
已经由原来的五万多人,增加到了十万人。
可怕的数字……
掌柜钱不易思考着,好像印象里,每次黄老板还有赵清廉都十分看重这个数字。
十万人已经是达到了大钱庄的存款人数。
已经够了吧?
再看存款金额。
这次超过百两银子的存款额度,一眼扫过去,比比皆是,更有少数几笔,达到了千两银子。
啧啧啧!
共计存银达到了惊人的百万两了。
这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傍晚时分。
当乾隆和赵清廉看到第三个月上交过来的这个账本,不由得露出满意一笑。
不过一百万两得数额远没有达到军费所需。
看来还需要下一个月才能够达到。
乾隆看着每天巨额银子入账,也不急着调集北方的满八旗了。
他想要时间更久一些,如今第三个月总存款就达到了一百万两,那要是四个月,五个月,六个月,还不得起飞!
最好直接筹齐军费的同时,把国库也给充盈了!
嘿嘿!
乾隆心里贼笑,赵清廉不愧是我大清柱石啊!
这么好的法子都能够想出来。
大才!
妥妥的大才!
……
第四个月,隆盛钱庄总存款数额四百六十万两。
乾隆不愿意收手。
第五个月,隆盛钱庄总存款数额达到六百三十万两。
乾隆还是不愿意收手。
隆盛钱庄一时之间,成了吸纳整个大清国万众瞩目的对象。
这下,岂止是京城。
因为美名远扬。
周边各省,河南,湖北,江浙的人都过来存了银子。
毕竟隆盛钱庄是在京城,天子脚下!
而且掌柜的还是以信誉闻名天下的着名钱庄世家钱不易!
况且还这么多人存款进去了。
综合以上三条,他隆盛钱庄是不可能出问题的!
疯狂的吸金让隆盛钱庄的账簿已经摆满了一整个屋子。
面对这种情况。
京城的刘墉纪晓岚察觉到了不对劲。
最近这几个月他们也都陆续存入钱款到了隆盛钱庄,利息每个月也都拿了,可根据他们的观察,这个隆盛钱庄对外没有任何的投资和房贷。
也就是说,隆盛钱庄是不挣钱的!
但他为什么能够拿出来银子支付每个月前来取款之人的本金和利息呢。
原因只有一个!
用的是那些没有取款出去之人的银子,来垫付这些前来取款的人!
随着时间过去,越来越少的人过来取款,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率,有的人两个月一取,有的人变成三个月一取,有的更是准备一年一取。
一点隆盛钱庄有什么卷款跑路的动作,造成这样大的金融漏洞 ,太可怕了。
所以,刘墉纪晓岚二人最近每天都进去宫中,想要求见前来,让其派出兵马,主动围剿了隆盛钱庄,趁着对方还没什么动作,把这巨额的天大财富给牢牢圈住!
但皇上貌似在躲避着他俩似的,怎么也找不到人影。
问就是公务繁忙。
更加奇怪的是。
他们的万岁爷竟然不着急征伐的事了。
如今的南方仅湖北湖南江苏三省收回,还都是在汉人手里,当然,也算是勉强在大清手里。
至于南方其余各省,山东,云南,福建等等大片州府还在起义军李狗儿手里呢!
皇上此前每天为了这件事担忧的整宿整宿睡不着。
让赵清廉卖保健品,不惜让他和刘墉用名誉去带货,就连皇上老人家自己也都豁出名誉去带货保健品挣银子!
种种一切还不是为了能够尽快筹齐银子,筹齐一千万两银子的军费,从而调动北方的满八旗,与汉八旗一同去攻伐起义军,夺回南方地区!
可现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曾经的万岁爷有多么可能筹集军费调动满八旗,如今就有多么散漫, 漫不经心。
貌似有更重要的事情牵动他老人家的心。
种种的奇怪表现,让刘墉和纪晓岚二人是发誓,今天怎么着,也得见到万岁爷一面,把心中的疑问都给问出来,同时督促万岁爷,一定要对隆盛钱庄做出行动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李公公,万岁爷他到底在哪!”两人每天都在皇宫中打转,不过很多地方都是禁地,二人是去不了的,如今见到了皇上的大内总管太监李玉,就像是落入河中的求救者抓住了救命稻草,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
李玉这些天都避刘墉纪晓岚二人和躲避瘟神一般,因为皇上交待过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纪晓岚和刘墉带到跟前来。
没想到今天千算万算还是被逮到了。
李玉一脸为难。
“刘大人。
纪大人。
就为难老奴了。
老奴我也不知道皇上在哪啊。”
李玉身为大内总管太监说不知道皇上在哪,就跟农民说不知道怎么种地一样。
如此谎言,太过明显。
刘墉纪晓岚虽然知道,却也无可奈何。
二人知道。
不是太监李玉不愿告知。
是皇上他老人家不想告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