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你把这事儿安排下去,在保证庄子一年运作银子足够的情况下,全部盈利都持续用来购买粮食。”
阿大应下,“东家,家国的事我们不懂,我们这些年跟着东家日子过得很好,有些余钱,如果需要我们都拿出来买粮食。”
萧兮兮笑着点点头:“暂时不用,如果有需要我一定不会客气的,我明天就入京,你和龚老小玲他们把这个事安排好!”
萧兮兮当晚和苏母庆茵茵她们说了,她们没有迟疑,当即同意第二天入京。
半个月后,她们入京师,回到苏府,苏凛方正在家中整理能卖的东西。
“夫君!你在干嘛?”
苏凛方闻声,看到萧兮兮和苏母她们回来了,一脸惊讶:“娘子,阿娘,嫂嫂,庆姑娘,你们怎么回京了!”
“这么大的事,我们能不回来吗!”萧兮兮说着,看他手上拿着一小袋银子,“这点银子够干什么。”
苏凛方知道兮兮了解国库的情况,无奈叹了声:“皇上和皇后都削减宫中用度,把内帑拿出来,希望全部官员都捐粮捐银,我身为老师,自该尽全力……。”
萧兮兮从怀中拿出十五万两递给他:“这是十五万多两,应该能抵一段时间,还有二十万两我安排绍州府和南庄的人手到各州府县收粮了。”
苏凛方愣住,一是没想到自己娘子这么多钱,二是没想到她如此大义。
“发什么愣,快去吧。我是皇上的师娘,还是皇后的苏姐姐,也该如此。千金散尽还复来!”萧兮兮表面并未在意这些银子,实际内心肉疼,再多看一秒她就要后悔。
苏凛方带着银票进宫,阿厚听到萧兮兮入京了,还捐出这么银子和粮食,感叹道:“苏师娘生在南离,真是南离之幸!”
有了苏凛方的带头,从上往下,大家都不敢太小气,纷纷捐粮捐马捐银子,但加起来都没萧兮兮厉害。
一人能抵半边天,原本朝中还有人议论一品太傅的妻子十分商妇,这次之后全都闭嘴了。
一年之后,边境战事捷报频传,大败女真十万大军,女真族终于在南离朝军民团结一心之下败退。
萧兮兮这时正在家中教两个孩子走路,她松开手,“家国,永安,快朝阿娘这边走。”
两个孩子踉踉跄跄走着,走了两步扑通摔倒在地上,两人都没哭。
外面有钦使来传旨,苏家所有到前门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边关大捷,苏家苏萧氏功不可没,捐银二十万两,捐粮七万石。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乃国之基石,特封一品荣国夫人,钦此!”
萧兮兮对这个没什么概念,领旨谢恩。
苏家此时的荣光比镇国将军时更甚,苏母眼眶含泪笑着,苏家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事之后,庆茵茵在苏家也快三年了,她跟萧兮兮说明天守孝期就到了,她要离开了。
萧兮兮问她去哪,她说不知道,到处走走,看看南离朝的大好河山。
萧兮兮没有阻拦她,而是把这事让苏凛方赶紧告诉荀清,他这三年都没有娶妻妾,肯定是在等她。
第二天,萧兮兮和苏凛方他们都到城门送庆茵茵。
“苏姐姐,苏姊夫,就送到这吧,等我玩够了就回来。”
“苏家永远有你一间房!”
萧兮兮说着,边瞪了眼苏凛方。
苏凛方轻咳一声:“不如喝杯茶再走?”
庆茵茵愣住,一脸疑惑:“喝茶?”
苏凛方正要搭话,远处一人跑着过来:“我能陪你去畅游山河吗?”
来人正是荀清,身后祝双霜和阿厚竟然也来了,原来是荀清入宫辞官,听到庆茵茵的事这才跟着一起过来。
庆茵茵看到荀清愣住:“你要跟我一起走?”
荀清点点头,鼓起勇气说道:“我一直在等你满孝期,不管你想去哪,我帮你拎包。”
“他一大早入宫跟朕辞官,这才知道庆姑娘要离开。”阿厚走过说道,“这么好的刑官,朕可不放。允他假期陪庆姑娘出去走走,若他欺负你,随时回京告诉朕。”
萧兮兮接过话:“还有我!我一定叫他好看!”
庆茵茵鼻子一酸,留下眼泪,她这三年其实早就感受到荀清的情意,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没想到他竟然不惜辞官都要跟自己出行。
她擦干眼泪,淡淡说道:“那便陪我去家乡看看吧。”
荀清愣住,不知什么意思。
苏凛方赶紧推着他追上去,“还不快去!成了!”
萧兮兮见苏凛方那么激动,他这老直男还会教别人了。
看着他们走远的身影,萧兮兮面露欣慰,庆茵茵的心总算有新的安放之地。
“皇上皇后,下官送你们回宫。”苏凛方说道。
阿厚和祝双双相视一眼:“好不容易出宫,去看看家国永安!”
萧兮兮和苏凛方相视一笑,点点头,带着他们到家里去看那两个小不点——家国永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