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小姨做了一桌子好菜,有鱼有肉,姨夫还拿了瓶好酒:孔府家。两人喝着酒,姥姥小姨不住地给云龙夹着菜,明明挨着哥哥坐着,高兴地边吃边玩。从小被姥爷、爷爷宠着,老人喝酒的时候,用铝壶烫上一壶酒,拿一个三钱三的小蛊子,慢慢品着喝,不时让云龙喝上蛊,六、七岁开始慢慢地喝馋了。那时家里穷,酒是奢侈品,能喝酒是口福,所以庄稼人喝酒的机会,只能是娶媳妇、生儿子、老人祝寿和过大年等重大事项的时候,而且能陪着喝酒的只能是族里的老人、村里有头有脸的场面人和村干部。
上中专期间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学校内的小饭店里招待来玩的同学,也会喝点啤酒和白酒。云龙也参与过,往往点到为止,一般喝不多,学校管理严,醉酒的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
快毕业的时候,班主任组织大家自力更生自备酒席,安排买菜的,买酒的,还包的水饺,大家最后疯狂了一把,在教室里喝了半宿,喝的一塌糊涂,喝到最后洋相百出,笑话频频。大家就要分手了,痛痛快快的玩吧!
喝酒的次数不少,但是每次只喝一点,今天一杯酒下肚,云龙觉得脸红耳热,感觉精神亢奋,说话也多了,用词吐字也顺畅了,说的高兴处竟引经据典,整上几回唐诗宋词,整个氛围热烈起来,姥姥和小姨高兴地合不拢嘴,看着外甥这样的出息,心里有一种自豪的满足感,甚至还有点小佩服。明明也乐呵呵地听着看着,不甚理解但极力融入进这热烈激昂的谈话中。
姨夫也被云龙的话感染了,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血气方刚,也激动地话语连箱。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两个人一瓶酒很快下了肚,云龙已有八九分醉意,伸出两根手指头敲着桌子说道:“姥姥,小姨,姨夫,不出三年,当个单位的小领导没有问题,您外甥今天把话撂到这里,到时候我一定大摆宴席请你们到饭店好好吃一顿。姨夫,再来瓶,不等过瘾就喝完了。”“好,今下午我也不上班了,咱爷俩来个一醉方休。”“不能喝了,差不多了,再喝就醉了。”小姨不住地劝着,姥姥也不让喝了,“他还是个孩子,不能喝了。”“姥姥没事,我醉不了...”云龙说着说着就感觉天旋地转,迷迷糊糊,感觉有人扶着,倒在床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近五点了,“醒了,快喝点水,喝多了吧。”姥姥守在床边,边说边端过水杯来,云龙只觉得嗓子眼又干又热,胸中燥热,连忙接过来,一口气喝干了,又喝了几杯温开水,感觉舒服多了。
云龙一看有些晚了,站起来说:“天不早了,姥姥,我回去了。”“没事吧。”“没事,就是喝的急了点,这么些酒还醉不了我,哈哈。”“时候不早了,快回吧,路上慢着点。”“好嘞。”云龙洗了把脸,一看自行车装着一个大纸箱子,已捆好在后座上。“这是你姨给你捎的吃的,回去和你娘说。”“好了,姥姥,有空再来看您。”年轻醒酒快,睡一觉,酒也消得差不多了。云龙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向家奔去,一路上想着自己酒后说的话,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接下来,又到了几个亲戚家串了门,也算是给亲朋好友报个到:我毕业回来了,马上就要参加工作了,成为国家干部了。不管姑家、姨家、表舅家,都是热情招待,酒足饭饱,满意而归。村里的大爷二叔、哥哥侄子、友好的邻居,都串了个遍。云龙热心肠,懂礼貌,脾气好,在村里见了长辈兄弟,大爷二叔婶子大娘,哥哥嫂子叫得亲热,小小年纪就赢得父老乡亲的喜爱和好评。大家也愿意接触交往,时间长了不见,怪想得慌。农村质朴的风土人情到处洋溢着互帮互助,友爱和谐,亲如一家的浓浓故乡情谊。因为物质的匮乏让人们有时心情急躁,但真挚的乡情却温暖着每个家乡人的心田。正是有这样的亲情、友情、爱心、热心的感染下,大家才能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不遗余力的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