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南华县的华人数量较少,只有一万多人,反而占多数的是梅里纳人,有五万多人,有一万多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卖给工程队和矿山、农业公司。
梅里纳人他们的外貌与华人相似,只是肤色稍黑一些,因此双方相对容易进行同化。
目前,这些梅里纳人将被分散到三个镇的广大地区,进行土地开发。
其中,大多数人都被南华农业公司招募,由公司支付薪水,种植南华县需要的农产品,如水稻、小麦、棉花、烟草、咖啡等。
根据南华县的规划,水稻和棉花是主要产品,其次是烟草和咖啡。
未来若想招募更多的华人过来,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持会非常困难,因为南华县目前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前期支持移民的粮食需求只能从外部购买。
同时,梅里纳人擅长放牧,将在三个镇适合放牧的地区划出专门的区域进行养殖。
支持并参加了保安队的梅里纳人将会得到土地优先分配。
只要参加保安队,他们就能获得十亩土地。
从岭南镇招募了3000名士兵,西海镇又招募了1000名士兵。
这4000名士兵的土地已经分配完毕,他们的家人将会集中安置在岭南镇和西海镇的重要地点,比如两个镇行政中心附近,这批人将成为未来南华县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看管其他人的帮手。
这些人在保安队的集训下,后续将发展成保安队最有力的一批力量。
虽然有了这么多人的加入,但陈永福并不敢将他们视为主力,他们最多起到辅助作用,华人才是成为主力。
目前,保安队已扩充至2500人,第三批人员正在有序招募中,届时,保安队将拥有3500人,最终目标是达到5000人。
王闿运再次表示自己微不足道,是陈永福的功劳。其实他在心中苦笑,在此次谈判中他并未做什么实际工作,只是提了一些建议而已,并不值得如此称赞。
如果没有陈永福带领保安队占领两个部落,谈判可能会更加困难。
因此,谈判的成功还得归功于陈永福和保安队。
王闿运怎么可能将这些功劳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呢?如果他真这么做,陈永福会不会不满?会不会因此把他赶出权力中心呢?
这才是王闿运最为担心的,他并不把这次谈判功劳看得很重,反而是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试探一下陈永福,是否是第二个“袁本初”,或者说是第二个“曾伯涵”。
“王先生,你就不要谦虚了,该是你的功劳还是你的,我不会忘记的。同样,对于保安队兄弟们的贡献,我也不会忘记。这次我们获得了自治权,大家都有功劳。
现在我们继续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办,就不要再沉溺于过去的功劳簿上,既然伊默里纳王国给予了我们自治权,我们就不能对外打出其他旗号,只能对外宣称我们是伊默里纳王国的一部分。
我们肯定需要打出一个旗号,不然招募移民或对外贸易都不方便。所以我打算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朝代名作为我们部落的名字。
因此,我决定用‘秦’作为我们的部落名字,即‘秦部落’。王先生,你觉得如何?”
陈永福再次阻止王闿运想要推辞他在这次谈判中的功劳,王闿运如何想的,陈永福太清楚了,每个新人刚开始加入团队,都会很低调,是自己的功劳都会变成领导的,如果领导当真了,继续这么做,估计会失去这人未来投靠。
但这次能够谈判成功,确实多亏了王闿运的坚决反对和建议,否则这个自治权不会来得这么轻松和容易,甚至未来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陈永福连忙终止了这个互相推辞的话题,表示不会忘记你王闿运及保安队兄弟们的贡献。
众人听到陈永福最后这句话都显得有些兴奋,这意味着如果成立了秦部落,那么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怎能不令人激动?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这次谈判,陈永福并没有带很多人,只带了王闿运和他的弟弟陈永昌,以及副县长陆才新,共三人来到岭南镇与伊默里纳王国进行谈判。
因此,屋子里的人并不多,只有陈永福、王闿运、陈永昌、陆才新、骑兵大队队长林兴义、第三步兵大队队长夏侯忠以及禁卫中队队长王小虎,总共七个人在这间房间里讨论。
“县尊,如果对外的部落称呼,用‘秦部落’还可以。但我们对内的称呼用什么呢?难道也称为部落?这似乎不符合我们华人的习惯。”王闿运对于用什么名字并没有什么关系,就算叫唐、汉都不会反对,只要不要去上一朝名字就行,然后再打出反什么复什么就行。
但他又有些疑虑的是对内称呼用什么,如果对外称呼也是部落或者称呼陈永福为酋长、首领,这有些不符合华人的习惯,听起来像是野蛮部落或游牧民族的称呼。
“对呀,我觉得王先生说得对。我也觉得‘部落’和‘酋长’这些名字不太符合我们的叫法,感觉怪怪的。”陆才新插嘴附和,赞同王闿运的说法。
陈永福看了看其他人,大家都点了点头,同意王闿运的说法,部落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确实太奇怪了。
“但就目前来说,我们只能用‘部落’这个名字,对内的话,我也没想好用什么。王先生,你提个建议吧。”陈永福其实也不喜欢用‘部落’这个名字,他也不想用‘酋长’,但在伊默里纳王国,形势如此而已,不得不入乡随俗。
陈永福巴不得自己叫‘国王’,多好听、多霸气啊,但现在不行,上面只有一个国王,他不可能跟人家平起平坐。
所以,陈永福把这个难题丢给王闿运,谁让他是远东的科举出身,举人,只是后来参加会试落榜了,要不然可能还会成为进士也说不定。
自从他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在肃顺家里当教师,后面肃顺被清理,王闿运自然受到牵连,丢了这份工作。
后一直流荡着,甚至还在曾国藩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可惜两人意见不合,辞去工作,继续流浪,因为受到肃顺的牵连,继续科举或者入官这两条路被封死。
如果不是后来有四川总督的推荐,让他担任一个书院的院长,他估计一辈子都只是一个穷书生。
这次陈永福不知道怎么回事,王闿运居然出现在三弟陈永强招募的私塾先生队伍里。
如果不是这次谈判他跳了出来,陈永福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他——历史上的大名鼎鼎的王闿运。
如果不知道王闿运是谁,那么他的学生杨度估计都知道,就是那个清末号称自己会帝王之学,然后到处宣扬,最后袁世凯被忽悠瘸了,当上了洪宪皇帝。
“目前来说,我们势力还小,南华县肯定不能冒风头,毕竟枪打出头鸟,不能太招摇,但也不能不建立一个势力。我建议县尊学习明朝朱元璋的做法,那就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对内称‘国公’,毕竟我们是归顺于伊默里纳王国的,在等级上不能超过他们的国王拉达马二世。
所以称国公是很合适的,估计他们也不知道国公是什么意思,但我们可以对内称呼县尊是国公,可以称秦公。不知道县尊觉得如何?”
王闿运没想到兜兜转转又把这个烦恼丢给他,但既然选择跳出来支持,说明他是很想有所作为的。
王闿运被肃顺案牵连,导致无法出仕,在远东那几年苦头已经吃尽了,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当然要抓住。
连忙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称国公。这样对内也有一个说法,对外也不会让显得身份显得太低,毕竟比国王低一级,符合伊姆尼拉王国的管理规定。
同时王闿运知道屋子内众人想法,只有陈永福级别上去了,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得到封赏,如果陈永福一直只是一个县长,那他们想要封赏就无从谈起。
王闿运正是看中这一点,想出这个称公的办法,即满足了酋长这个尴尬名字问题,又解决了屋内众人想要封赏的念头,同时又能试探陈永福是一个拥有野心之人?还是一个小富即安之人?
王闿运可不愿意只是当一个幕僚,要不然他在曾国藩那里,也不至于跟曾国藩闹翻,就是两人意见相差太大。
陈永福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王先生之言!”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跪倒在地,高呼:“臣等拜见国公!”就连王闿运也紧跟着跪了下去,高呼:“拜见国公!”
这一幕让陈永福愣住了,心里直呼好家伙,自己这刚刚答应下来,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是这是…
陈永福此时此刻、此时此景、突然想起了一个典故,那就是天冷了,有人想给他加衣服,还是带颜色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