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世界编译与无主权柄(1 / 2)当世界焚尽之时首页

随着「焚世之火」的准备就绪,由众神与「神恩领航者」共同铸就的「诸天万界之牢笼」终于完成了它的终极形态。

在这个精心构建的空间内,「万界榕树」的根脉深植于各个概念维度之中,稳固了整个结构,而其枝叶则向上延展,将“诸天万界的断片”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最终档案」的成功入驻,为这片空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它内置的解释器和编译器能够将不同“世界断片”的法则编纂成一套自洽且坚固的体系,使得万界碎片中的事物能够自由迁移,不受法则差异的限制和消磨。

而「焚世之火」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特性正如其名,能够焚烧一切存在。

无论是记忆、物质、法则,还是神性,这种火焰都能将其转化为性质统一且保留大部分信息的“焚火余烬”。

在「万界榕树」的支撑和维护下,以及「最终档案」的记录和编纂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世界编译机关」。

这个机关能够将所有的世界碎片转化为统一性质,实现了万界之间的和谐共存与流转。

这就是「诸天万界之牢笼」系统,由「世界编译机关」精心构筑,其核心在于利用「世界碎片」,来构建出一个庞大而逼真的“虚拟世界”。

这个“虚拟世界”承担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它是一座囚禁神明的牢不可破的监狱;另一方面,它成为「神明惑星」释放破坏欲望的场所。

若计划得以稳步实施,「神明惑星」将在这一虚拟空间中,永无止境地摧毁它所认为的人类文明。

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世界编译机关」扮演着修复者的角色。每当「神明惑星」的破坏行为撕裂出世界的碎片,机关便将这些碎片收集起来,结合来自外界的全新概念和世界片段,重新编织和修补受损的“虚拟世界”,使其恢复原状,以备下一次的破坏。

然而,这场永恒的循环并非没有终结之时。只不过等待终结的并非「神明惑星」,而是人类族群本身。

只要人类族群存续,「神葬」的仪式就不会停止。即便「神明惑星」被消灭,「神葬」也会转移到新的实体上,并且还会叠加「神明惑星」死亡而导致的新一轮「神葬」。

但若能将「神葬」拖延足够长的时间——无论是十年、百年还是千年——随着人类族群在宇宙中的探索和与外界的交流,人类与「神明启程」的资讯关联度将逐渐降低。

直到有一天,当最后一个在法则上与「神明启程」紧密相连的人类离世,届时「神葬」的仪式终将自动完成,人族也就能摆脱这次神罚的桎梏了。

在这个过程中,众神将见证一个未竟研究的实操成果:探究将散落在诸天万界的碎片重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让一位神明长期生活其中,直至神明与这个世界完全融合的可能性。

这个实验的核心问题是:在神明与世界共同走向消亡之后,神明是否会转化为世界源初的法则?这个由碎片构成的世界是否能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消亡的过程中,是否会在那无垠的雾海中孕育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心?

「神明启程」的起源本身就充满神秘,祂源自一个尚未诞生便已毁灭的世界的世界之心。

作为一个活性化的世界之心的信息抽象体,「神明启程」渴望了解世界之心的诞生过程,以及神明是如何演化出来的。

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实验质料,这个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的「神明启程」始终未能启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