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问题:襄樊战役结局对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
襄樊战役失败是蜀汉丢失荆州的开始,对于三国都有重大转折意义。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
一、军事战役。从蜀汉角度看,刘备的好兄弟、蜀汉的顶级战神——关羽被徐晃击败,没有攻下襄樊,并在魏吴密谋联合行动下,败走麦城,导致了荆州三郡完全丢失。
从曹魏角度看,有惊无险地击败关羽,结束了襄樊之战,守住了襄阳这个“中线”战略重镇,保持了三国竞争有利地位。
从孙吴角度看,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荆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进一步沿长江向西拓展了地盘。
二、外交关系。虽然孙吴看起来很机智,先是密谋与曹魏联合行动,后又“白衣渡江”(所谓白衣,是指商人装扮,当时约定商人船队穿白衣,打仗时不拦白衣,不影响正常贸易;所谓白衣渡江,是指吕蒙将士化装成商人模样,骗过斥候和烽火台,偷偷渡过了戒备森严的长江,袭取荆州成功,这事儿约等于今天一支正规军,穿着国际红十字会的马甲,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在盟军背后搞偷袭,完全突破了当时战场规则和道德底线,性质极其恶劣、手段极为不齿),切断关羽后路、斩杀关羽,甚至还玩了一套将关羽首级送于曹操、企图嫁祸曹操的把戏,但并不能改变孙吴背信弃义,乘关羽攻打襄樊在背后捅刀子的事实,直接导致了孙吴彻底翻脸,联盟彻底分裂。
三国之中,弱小的蜀吴两方,一旦关系破裂,不能统一对抗最强大的一方曹魏,必然最终会被各个击破,招致最终灭国。诚然,不同利益集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瓜分荆州,已经导致了蜀吴两国联盟名存实亡,但彼此至少还是有联合对抗曹魏战略需要的,脸还没有完全撕破。但经襄樊战役,关羽被斩、荆州三郡丢失,蜀吴两国已经处于断绝外交、世仇关系状态。
愤怒的刘备在一年半后(公元221年7月)发动了夷陵之战。对于蜀汉来说,可谓“失荆州、断吴交”;从孙吴来说,可谓“得荆州、断蜀交”。
三国中,襄樊战役收获最大的当属曹魏,虽然看起来不仅没有多占一处新的城池,甚至还损兵折将(牺牲了庞德将领以及三万军队),但是却彻底分裂瓦解了孙刘(三国中相对较弱的两方)联盟,消耗了孙刘两方的实力,可谓“一州杀两国”,“守襄阳、离蜀吴”,为赢得三国争霸赛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规划战略。从蜀汉来看,襄樊战役失败直接导致了《隆中对》战略规划“失败一半”。为什么说“失败一半”呢?因为从地域来讲,需要“地跨荆益”,荆州完全丢失,导致地盘少了一半;从北伐路线来讲,需要从荆州、益州两个方向呈钳形攻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协同攻打曹魏。两地只剩一地,两路变为一路,所以我说《隆中对》战略规划“失败一半”。
从曹魏来看,同时“四线作战”(上文已述,曹魏北方面临乌桓作乱,西方面临刘备作战、南方面临关羽作战、东方面临孙权作战),只要一面打了败仗,可能就会对其余战场不利。这也是为什么在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后,曹操高度重视、亲自坐镇、上将尽遣、精锐尽出的重要原因。在“中线”战场,能够顶住关羽的围困,守住襄阳、樊城,继续积蓄实力,已经属于战略实施成功。有没有证据呢?有!魏明帝曹叡有过一段敬佩先帝战略规划布局英明神武的论述:先帝在东面布置合肥,在南面把守襄阳,在西面巩固祁山,乱贼来进攻,就在三城的下面击破他们。
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是也。”
曹叡虽然是在拍先帝的马屁,但至少从侧面说明了先帝“南守襄阳”决策的重要性。
从孙吴来看,除荆州北部襄阳、樊城一带外,其余荆州大部都被孙吴占为己有,为下一步西取益州、“全据长江”,“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在前边讲过鲁肃也规划了孙吴版《隆中对》,甚至时间还早于诸葛亮为刘备献上的《隆中对》。
据《三国志·鲁肃传》,(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釁……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剿除黄祖(江夏郡太守),进伐刘表(荆州实际控制人),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孙吴的战略规划也是要取荆州的。
四、综合国力。襄樊战役的失败,直接导致蜀汉政权偏居益州一隅,抑制了综合国力的提升,进而导致在长期竞争失败。而孙吴因为吕蒙“白衣渡江”,斩杀关羽、夺取荆州南郡,撕毁盟约、背信弃义,与蜀汉结下深恨,最终导致蜀吴在夷陵一带交战,蜀汉战败而人才尽失、强盛不再,孙吴也元气大伤只能保持守势,无法再大举主动进攻曹魏。反倒是曹魏守住了襄阳、樊城,并战略性地将治所从襄阳迁移到了后方的宛城(今南阳),最终呈现出中期“三足鼎立”,长期曹魏强盛、蜀吴渐弱的总体国力对比走势。
第七个问题:安排关羽镇守荆州南郡合适不合适?关羽在战役指挥方面有没有问题?
很合适!
因为关羽政治可靠、文武双全。
说政治可靠,是因为按照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分析,蜀汉政权其实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荆州集团(刘备的亲信)、东州集团(刘璋的旧部)、益州集团(益州的士族),关羽自刘备起兵,便追随刘备、忠心不二,与刘备关系好到“寝则同榻,恩若兄弟”,可以说关羽是刘备亲信中的亲信。
说文武双全,是因为关羽夜读《春秋》,阵斩颜良,被郭嘉、程昱称为“万人敌”,被周瑜称为“熊虎之将”,能够得到敌对阵营的五星好评,说明关羽确实勇冠三军,当属蜀汉政权良将中的顶流。
特别是在益州战事吃紧,刘备不得不抽调荆州军队西援之后,关羽也成为了唯一适合的人选。
据《三国志·赵云传》: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那么关羽在战役指挥上有没有问题?
具体来说,在战役前期,关羽该不该分兵围襄阳?
必须分兵围困襄阳。
在上文介绍襄阳、樊城时已述,襄阳、樊城互为犄角。如果关羽只围樊城,而不打襄阳,恐怕是难以奏效的,必然导致围而不破。关羽所带兵力不多(号称3万),加之曹魏从北方可以源源不断地施以援手(曹操命徐晃配合樊城曹仁夹击关羽),导致樊城之战,不能久拖不决,必须速战速决,一战定乾坤。
所以,尽管兵力并不充裕,从襄阳、樊城两城分布看,必须分兵围攻襄阳,以斩断曹魏襄阳守军对樊城守军的支援,策应围攻樊城军事,最终达到占领襄阳、樊城的军事目的。加之战役前期,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也极大地增加了关羽的必胜信心,让关羽感觉是可以分兵围困襄阳的。战术指挥是对的,只不过,关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认为可以拿下襄阳、樊城。
在战役中期,孙吴运送兵力,企图占领江陵、公安,关羽即将面临腹背受敌巨大危险,关羽该不该撤下襄樊的士兵,班师夺回南郡?
有学者认为,这是关羽犯下的一大错误,批评关羽“自恃二城(江陵、公安)守固”,导致丢失大后方。我认为,对属下部将忠诚判断失误是一回事,对战局形势发展判断失误又是另一回事。
或许在关羽看来,即使可能出现江陵、公安不保的情况,也不应回师荆州南郡!
一是因为回师荆州南郡,必然导致腹背受敌、军心动乱。二是因为大后方荆州南郡不是被攻破的,而是投降的,并不具有“人和”条件,想夺回南郡,恐怕难于上青天。
所以,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一鼓作气拿下樊城和襄阳,扭转不利局势。
在战役后期,有人假设,如果关羽攻不下“铁打的襄阳”和樊城,可不可以向西撤到上庸,与孟达、刘封友军会合,如果再被追击,甚至可以继续向西撤退,保存实力。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关羽如果学过毛主席关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军事思想,或许会再慎重考虑一下。从当时刘备赋予关羽镇守荆州的战略任务看,恐怕不行。
作为刘备股肱之臣的关羽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一丝可能,关羽必然冒险再战,宁可战死殉国,也不会轻言放弃荆州、愧对刘备的,是为“义绝”也。
我认为,如果说关羽真的有“大意”,恐怕主要是以下几点“大意”:
一是对攻打襄阳、樊城难度有所大意;
二是对荆州南郡守将忠诚有所大意;
三是对曹魏孙吴密谋行动有所大意;
四是对一旦襄樊战役陷入胶着,该何去何从有所大意。
第八个问题:谁该为襄樊战役失败,进而导致荆州三郡丢失负责?
是不是应由“首席军事”诸葛亮负责呢?
不该!
虽然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但有专家学者认为,安排关羽留守荆州,兹事体大,应该是孔明按主公之意行事。而且,上文已经介绍,襄樊战役爆发时,诸葛亮的职务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当时,刘备的官衔是左将军,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刘备的“大管家”,主要负责府内行政、后勤事宜,而且论地位还低于关羽。所以,诸葛亮既没有这个职责,也没有这个权力,下达进攻襄樊的命令,是不需要为襄樊战役失败而负责的。
那么,在蜀汉政权中,谁该对襄樊战役失败负责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讨论清楚了问题的根源,也就明晰了到底应由谁来负责。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