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百三十章中医药调理百日咳(顿咳)(1 / 1)每日医案首页

百日咳(顿咳)

[病案]田某,女,14天,于1977年3月5日因发热、阵发性痉咳及憋气等症状前来就诊。患儿自发病以来,已持续五天,每日发作痉咳20余次,每次持续数分钟,症状严重时伴有吐奶和口唇青紫等表现。患儿居住在百日咳流行区域,且有与百日咳患儿密切接触史,这增加了其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体格检查显示,患儿体温为38℃,神志清醒,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未见肿大,颈部柔软,心率稍快但节律整齐,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为18×109/L(/立方毫米),其中中性粒细胞占40%,淋巴细胞占60%,胸透检查未见异常。

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新生儿百日咳(痉咳期)。

[取穴]刺四缝穴一次。次日复诊,咳已减,憋气未作。以后连针三次,痉咳消失,热退,呼吸平稳。复查体温37.5℃,白细胞总数12×109/L(/方毫米),淋巴36%,中性64%,停止治疗。三个月后随访,一切正常。

[评析]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祖国医学中被称为鹭鸶咳、疫咳、顿咳等。这种疾病主要影响小儿,尤其是脏腑娇嫩、抵抗力较弱的孩子。百日咳的主要原因是外邪侵袭,导致肺部失去清肃能力,气上逆而引发痉咳。

百日咳的症状包括咳嗽、痰液、气喘和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肺炎。此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容易感染。此外,百日咳的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甚至几个月,对患儿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四缝穴”是一种特殊的经外奇穴,主治小儿疳积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针刺“四缝”后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具体来说,针刺“四缝”可以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有所增加,从而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针刺“四缝”治疗百日咳的原理在于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抗病能力。针刺过程中,刺激穴位产生的生物电能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使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消炎、解痉、除咳、化痰的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经过针刺“四缝”治疗的患儿,治疗后贪睡、饮食增加、小便增多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痉咳的吼声迅速缓解,痰涎减少,白细胞计数分类也有复常趋势。这表明针刺“四缝”能够有效抑制病原体,清除毒素,中止发病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从而起到消炎、解痉、除咳、化痰的作用。

总之,针刺“四缝”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百日咳。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刺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然而,针刺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儿,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判断。同时,预防百日咳同样重要,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