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朝廷忙于应对农民军的同时,左良玉也采取了行动。
左良玉为何会突然行动呢?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害怕崇祯皇帝的责罚。
左良玉手握重兵,早已拥兵自重,根本不把皇帝的责罚放在眼里。
真正促使他行动的原因,是他当初没有预料到张献忠竟能夺取襄阳。
襄阳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左良玉多年经营的财源之地。
他在那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包括金银珠宝、粮食布匹等。
然而,这一切都被张献忠抢走了。
左良玉得知这一消息后,气得几乎吐血。
他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襄阳,不仅要夺回失地,还要找回自己的财富。
张献忠得知左良玉要来,心中一阵慌乱。
他清楚左良玉的实力不容小觑,一旦左良玉的大军抵达襄阳,自己将陷入绝境。
于是,张献忠立刻召集手下将领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撤离襄阳,避其锋芒。
张献忠迅速下达了撤退命令,与盟友罗汝才一起带领部队撤离襄阳。
张献忠一听到左良玉的消息,撒腿就跑,根本没有时间多做停留。
罗汝才见状,心中极为不满,认为张献忠过于胆怯,缺乏战斗意志。
张献忠和罗汝才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向麻城方向进发。
一路上,两人不断发生争吵。
---
张献忠和罗汝才刚从襄阳出发不久,天色已晚,夜幕低垂。
张献忠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尽量在天亮前远离襄阳。
罗汝才却有不同的想法。
“张献忠,你这样急着逃跑,只会让左良玉更加嚣张!”
罗汝才愤愤不平地说道,“我们应该在这里设下埋伏,给左良玉一个迎头痛击。”
张献忠停下脚步,转头看着罗汝才,语气坚定地说:
“罗兄,左良玉的兵力远超我们,硬拼只会让兄弟们无谓地牺牲。
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反击。”
罗汝才怒道:
“你这是怕了左良玉,根本不敢面对他!”
张献忠眉头紧锁,冷冷地回应:
“我怕他?笑话!我只是不想让兄弟们白白送命。
你要是觉得我不行,大可以自己去和左良玉拼个你死我活!”
两人的争吵引得周围的士兵纷纷侧目,但没有人敢插话。
最终,张献忠坚持了自己的意见,部队继续快速前行。
第二天清晨,队伍行至一处荒野,张献忠下令休息片刻,让士兵们补充体力。
然而,当分配粮食和武器时,张献忠和罗汝才再次发生了争执。
“这些粮食和武器应该优先分给我的部下。”
罗汝才强硬地说道,“他们一路上跟着我,功劳最大。”
张献忠皱眉道:
“罗兄,现在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应该公平分配。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罗汝才瞪了张献忠一眼,不甘心地说道:
“你这是在故意刁难我!”
张献忠冷静地回应:
“我是在维护整个队伍的利益。如果我们因为这点小事闹翻,左良玉来了怎么办?”
最终,在张献忠的坚持下,粮食和武器得以公平分配。
虽然罗汝才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第三天,队伍来到一个岔路口,一条是宽敞的大路,另一条是狭窄的小路。
张献忠和罗汝才又因选择哪条路产生了分歧。
“我们应该走大路,这样可以更快到达麻城。”
罗汝才主张道,“左良玉的大军不可能这么快追上来。”
张献忠摇了摇头,说道:
“走大路容易被左良玉发现。我们应该走小路,虽然路程远一些,但更加隐蔽,安全系数更高。”
罗汝才不以为然地说道:
“你总是这么小心谨慎,这样做只会让我们错失良机。”
张献忠耐心解释道:
“罗兄,左良玉的探子遍布各地,走大路风险太大。我们不能冒险,安全第一。”
两人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张献忠说服了罗汝才,选择了小路前进。
随着逃亡的深入,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一天晚上,两人坐在篝火旁,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罗汝才突然开口道:
“张献忠,我总觉得你有事情瞒着我。”
张献忠一愣,随即笑道:
“罗兄,你这是多虑了。我们同舟共济,有什么好瞒的?”
罗汝才不依不饶地说道:
“你每次决策都那么谨慎,是不是有什么计划没告诉我?”
张献忠叹了口气,诚恳地说道:
“罗兄,我确实有一些想法,但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你放心,有什么事情我一定会和你商量。”
罗汝才虽然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再追问。
两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尽管一路上矛盾不断,但张献忠和罗汝才最终还是带领部队顺利抵达了麻城。
在麻城,他们暂时安顿下来,开始整顿兵马,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张献忠和罗汝才虽然表面上互不相让,但在心底,他们都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这场乱世中生存下去。
他们开始商量如何重新集结兵力,寻找反击的机会。
---
罗汝才抱怨道:
“张献忠,你这么急着逃跑,岂不是让左良玉更加嚣张?我们难道不应该留下来,给他一个狠狠的打击吗?”
张献忠反驳道:
“左良玉的兵力远胜于我们,硬拼只会白白送命。我们先避其锋芒,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反击也不迟。”
罗汝才不甘心地说道:
“你这是怕了左良玉,根本不敢面对他!”
张献忠怒道:
“我怕他?笑话!我只是不想让兄弟们无谓地牺牲。你要是觉得我不行,大可以自己去和左良玉拼个你死我活!”
两人争吵不休,一路上矛盾不断激化。
然而,尽管如此,他们谁也不敢离开对方。
张献忠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对抗左良玉,而罗汝才也意识到,只有与张献忠联手,才能在乱世中生存下去。
在争吵和矛盾中,张献忠和罗汝才的部队终于到达了麻城。
麻城虽然不如襄阳富饶,但也是一个重要的据点。
两人决定在这里暂时安营扎寨,整顿兵马,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张献忠和罗汝才虽然表面上互不相让,但在心底,他们都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这场乱世中生存下来。
他们开始商量如何重新集结兵力,寻找反击的机会。
在麻城,张献忠和罗汝才暂时放下了争吵,开始认真讨论未来的战略。
张献忠提议道:
“左良玉虽然势力强大,但我们也不是毫无胜算。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等待时机,一举击溃他。”
罗汝才点头同意:
“不错,我们可以先在麻城稳住阵脚,同时派人联络其他义军,壮大我们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再与左良玉决一死战。”
两人达成共识,决定暂时放下个人恩怨,共同应对眼前的危机。
---
张献忠在麻城稍作休整后,便开始积极联络活跃在大别山区和安徽山区的戈佐五营。
他派出亲信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意,前往各个营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希望与戈佐五营合并,共同北上河南,与李自成合营,共同对抗明军。
张献忠在信中写道:
“诸位英雄,如今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正是我们起义军大展宏图之时。
李自成在河南声势浩大,若能与其合营,必能一举推翻腐败的明朝。望各位英雄深思熟虑,共赴大业。”
戈佐五营的头领们收到张献忠的信后,纷纷心动。
他们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与明军抗衡,而与张献忠和李自成合营,无疑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实力。
罗汝才得知张献忠的计划后,原本对张献忠的种种不满和猜忌瞬间烟消云散。
他意识到,与李自成合营是当前形势下的最佳选择,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战斗力,还能提高他们在起义军中的地位。
罗汝才找到张献忠,郑重其事地说道:
“张兄,你的计划很好。
李自成在河南的势力强大,我们合营后,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我愿意跟随你北上,共同对抗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