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转战(2 / 2)大顺皇帝,李自成首页

撤退途中,李自成发现一名受伤的小兵躺在地上,无法跟上队伍。他立刻下马,背起这名小兵,亲自背着他到营地。小兵感激涕零,李自成却只是淡淡一笑:“我们是一家人,我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兄弟。”

面对明王朝的重重围剿,李自成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他常常对士兵们说:“我们虽然暂时处于劣势,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总有一天能够取得胜利。”

尽管现实条件极其恶劣,李自成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带领农民军在艰难中前行。

---

而大明朝对于起义军的态度经历了两个极端的变化。起初,朝廷对陕西的农民起义军采取了安抚政策,希望通过招安来化解矛盾。朝廷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赏赐和诱人的承诺,试图说服农民军投降。一时间,许多农民军领袖被这种虚幻的希望所迷惑,纷纷接受了招安。

李自成虽然也收到了招安的诏书,但他心中充满了疑虑。他深知,朝廷的招安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农民军放下武器,后果不堪设想。他召集了身边的亲信,慎重地讨论这个问题。

“各位兄弟,朝廷的招安虽然诱人,但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甜言蜜语所蒙蔽。”李自成语气平和,但眼神坚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继续流动作战,才能保护自己和百姓的安全。”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李自成的担忧。一些动摇分子在朝廷的诱惑下,选择了接受招安,放弃了艰苦卓绝的流动作战。他们开始据守某一点,希望以此换取安宁的生活。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和平。

不久之后,大明朝的态度骤然转变,变得异常强硬。朝廷认为,这些接受招安的农民军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可以轻易对付。于是,官军开始大规模的镇压行动,对这些据守的农民军展开猛烈攻击。由于缺乏有效的防御和支援,这些农民军很快就被逐个击破,遭遇了非常惨烈的结局。

消息传到李自成耳中,他心如刀绞。他深知,如果自己当初也选择接受招安,恐怕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他更加坚定了继续流动作战的决心,同时也对那些遇难的兄弟们感到深深的悲痛。

“兄弟们,我们不能重蹈覆辙。”李自成在一次集会上对部下们说道,“我们必须团结一致,继续流动作战,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我们要记住那些牺牲的兄弟,他们的血不能白流。”

李自成的温柔和坚定,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士兵。他们更加信任这位领袖,愿意跟随他共赴生死。李自成不仅关心士兵们的安危,还时刻关注百姓的生活。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亲自走访,了解百姓的需求,尽力提供帮助。

有一次,李自成的部队在一个小村庄停留。村里的一位老妇人因为儿子被附近土匪抓走而悲痛欲绝。李自成听闻此事,立即派人调查,并设法救出了她的儿子。当母子重逢时,老妇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紧紧握住李自成的手,连声道谢。

“老人家,这是我应该做的。”李自成温柔地说道,“我们都是受苦的人,要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正是这种温柔和关怀,让李自成在农民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

陕西农民军此起彼伏的起义和覆灭,陕西巡抚将塘报一一呈报给崇祯皇帝。作为大明朝政策的掌舵者,崇祯皇帝起初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他知道这些农民造反是因为赋税沉重,加上天灾横行,基层赈灾行为基本没有。

一天,陕西巡抚的塘报再次摆在了崇祯的案头。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最近一起农民起义的情况,以及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的温和性格。

“陛下,李自成虽然领导着起义军,但他并不像其他暴徒那样残忍无情。”陕西巡抚在奏折中写道,“他常常劝说士兵不要滥杀无辜,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他还亲自走访受灾的村庄,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困难,深受百姓爱戴。”

崇祯皇帝看完奏折,眉头紧锁。他心里明白,这些农民造反的原因确实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不满情绪。但他仍然感到困惑和愤怒。有人给崇祯建议,让崇祯拨款给这些地方进行赈灾,以缓解民怨。但是崇祯并不太认可。

“狗饿了都会捡垃圾吃,这些灾民为什么不找垃圾吃呢?偏偏要造反,这么迫不及待的找死吗?”崇祯皇帝不理解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怒。

对于这个问题,朝廷的大臣们无言以对。他们知道,皇帝的这句话虽然显得冷漠,但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无奈和困惑。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多言。

这时,一位年迈的老臣缓缓站了出来,他声音低沉但坚定地说道:“陛下,百姓之所以造反,并非因为他们不想活,而是因为生活实在无以为继。赋税沉重,天灾频繁,再加上基层官员的腐败,使得百姓的生计难以为继。如果陛下能够拨款赈灾,减轻赋税,或许能够平息民怨,稳定局势。”

崇祯皇帝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下令拨款赈灾。

“传旨下去,陕西各地务必加强剿匪力度,减轻百姓负担。同时,严查贪污腐败,确保赈灾款项真正惠及百姓。”崇祯皇帝沉声说道。

---

朝廷中有识之士,比如杨鹤,主张招抚为主,剿灭为辅。他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才能平息民变,稳定局势。

崇祯皇帝在京城听取了杨鹤的汇报。他对杨鹤的方案只肯定了一半。

“让农民军回家务农缴税可以,但给经费让他们回家,那当然不行。这笔钱不该让朝廷来出。那都是我的钱!”崇祯皇帝语气坚决地说道,脸上露出了无奈和愤怒。

杨鹤跪倒在地,恳切地说道:“陛下,百姓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如果不给予他们一些实际的帮助,恐怕很难平息民变。一旦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

有朝臣提出:“大明朝每年的税收大都被藩王们装进兜里。应该让这些封王出点血。”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这些藩王都是我们老朱家的人,不能动。要动,就动土豪士绅们的钱袋子。”

朝臣们听了这话,脸色纷纷变得难看。他们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土豪士绅的代表,怎么可能同意挖自己的肉去赈灾?那不就等于割肉喂狗、有去无回吗?

在场的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不满:“陛下,土豪士绅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些年,他们也在尽力支持朝廷,若再加重负担,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崇祯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明白这些朝臣的立场,但眼下的形势已经刻不容缓。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说服他们:“各位爱卿,如今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百姓流离失所,若不及时赈灾,恐生更大祸患。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应当以大局为重。”

然而,朝臣们并没有被说服。一位年轻的官员低声嘀咕道:“说得好听,还不是让我们出钱。”

另一位老臣更是直言不讳:“陛下,我们不是不肯出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若真要赈灾,不如先从藩王那里着手。”

崇祯皇帝听后,脸色更加阴沉。他明白,这些朝臣们根本不愿意出钱,但又不能强行压榨他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大家都有难处,但国事为重,希望大家能够体谅。”

朝臣们依然唯唯诺诺,都在哭穷。一位年长的官员甚至跪倒在地,泪流满面:“陛下,微臣家中已无余粮,实在无力再出钱赈灾。”

崇祯皇帝见状,心中更加烦躁。他环视四周,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份责任。他突然想到了李自成,这位起义军领袖虽然性情温和,但对百姓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的。

“李自成虽然反叛,但他的确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若他能归顺朝廷,或许能带来一些转机。”崇祯皇帝心中暗自思索。

这时,杨鹤站了出来,轻声说道:“陛下,李自成虽然起义,但他对待百姓十分仁慈。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招安他,让他帮助朝廷赈灾。”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好,就按你说的办。杨爱卿,你即刻前往陕西,与李自成商谈招安事宜。”

杨鹤领命而去,崇祯皇帝则继续与朝臣们争论不休。尽管朝臣们依然不愿出钱,但崇祯皇帝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

崇祯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怒:“你们拔一毛而利天下,大明朝没了,你们不也没了吗?”

底下的臣子们面面相觑,有人站了出来,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陛下,此时陕西起义军的势力还很弱小,怎么可能大明朝就没了呢?我们大明朝,国祚万万年。”

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你们只看到眼前的安逸,却看不到百姓的疾苦。陕西的灾民和流寇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们已经走投无路。如果再不及时赈灾,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朝臣们依然不为所动。一位年轻的官员轻声嘀咕道:“陛下,我们不是不想出钱,实在是力不从心啊。再说,那些流寇本就是乱民,何必对他们仁慈?”

崇祯皇帝见状,心中更加烦躁。他环视四周,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份责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明白,这些朝臣们根本不愿意出钱,但又不能强行压榨他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出钱,那朕只好自己来承担这份责任。”崇祯皇帝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他从自己的府库中拿出十万银子,交给杨鹤,语重心长地说道:“杨爱卿,这些贼寇也是我的子民,你一定要招募安抚得当呀。”

杨鹤接过银子,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笔钱不仅要招安流寇,还得凑他们的路费,还要赈灾,还要分给地方的官老爷们,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微臣领命。”杨鹤低头行礼,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负皇恩,尽全力完成任务。

崇祯皇帝看着杨鹤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他知道,这十万银子虽然不多,但已经是他能拿出来的极限了。他只能寄希望于李自成,这位起义军领袖虽然性情温和,但对百姓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的。

“李自成,你若能归顺朝廷,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崇祯皇帝心中暗自祈祷。

---

到陕西后,在杨鹤的努力下,部分起义军接受了招安,回到了家乡务农。虽然条件艰苦,但有了朝廷的支持,他们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而杨鹤也继续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这些农民,确保他们能够安心耕种。